新華網海口9月26日電(記者羅江)超強颱風“摩羯”登陸海南重創當地農業。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聯合海南省冬季瓜菜産業技術體系積極開展災前防風減災、災後生産自救和恢復生産技術指導,並捐贈一批受災地區急需的植保産品。

專家組在海口蒼東常年蔬菜基地指導並贈送一批植保産品。新華網發
颱風登陸前,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指導海南綜合試驗站和花卉海口綜合試驗站專家深入生産一線指導防風減災工作。風災發生後,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第一時間調度蔬菜生産災情和有關工作開展情況,並協調海南省冬季瓜菜産業技術體系的專家聯合開展工作。颱風登陸的第二天起,陳貽誦、尹俊梅等專家克服重重困難,奔赴災區指導蔬菜基地開展生産自救和恢復生産,足跡遍佈海口、文昌、定安等地的20多個鄉鎮。
為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援海南蔬菜復工復産,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於9月20日至22日,組織24名專家深入受災嚴重地區調研並指導工作。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孫法軍、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張揚勇、海南省冬季瓜菜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衍等參加調研指導。
海口、文昌、安定、澄邁四個市縣受災嚴重,大多數蔬菜基地的大棚設施全部倒塌,少數受損較輕的生産基地也積水嚴重、病蟲害高發。專家組分成4個小組,先後調研指導了文昌市文城鎮頭苑新苑常年蔬菜大棚基地、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紫羅村馬坡洋常年蔬菜基地、定安縣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蔬菜生産基地、澄邁縣瑞溪鎮三多村常年蔬菜基地等16個基地。
經過調研,專家組基於海南颱風頻發等情況,就海南蔬菜産業發展規劃、設施設計與建設、高效栽培與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進行了討論,並針對不同受災情況提出了設施修復和生産恢復等方面的建議。專家組還總結了在防風減災中的成功經驗,形成了“海南颱風頻發區域蔬菜棚體建設與防風減災技術要點”,後續將持續向農業部門提交其他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用於指導蔬菜花卉恢復生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