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澄邁縣開發區公共服務平台加快建設
平行施工衝刺“雙過半”
“在施工現場,多個工序的技術工人同時作業,推動項目建設衝刺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雙過半’目標。”近日,在距離澄邁縣老城鎮高鐵站僅200米的開發區公共服務平台項目施工現場,項目經理王向陽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預計將於10月完成3棟主樓的結構封頂,隨後開始裝飾裝修工程施工。
據介紹,該項目於2023年3月開工,佔地34.5畝,總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共有3棟樓。“項目目前處於主體施工階段。”王向陽告訴記者,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老城科技新城區域內的新名片,發揮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合作交流等重要作用,早建成即可早投産、早創造效益。
任務重,時間緊,怎麼辦?科學的施工組織是關鍵。王向陽介紹:“我們使用了非常規的工程組織模式,讓多個階段的多個專業施工隊伍同時進場、同時施工,將流水作業變為平行施工。”
“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主體結構封頂前砌體便進場‘穿插’施工。”王向陽指着正在建設的3號樓向記者“還原”快速穿插的過程:主體結構建到十層時,瓦工進場開始一層的砌體施工,砌體完成後機電安裝工人進場施工,壓茬推進、科學穿插,使工期大大縮短。
原本有先後次序的施工變成了平行施工,無形之中也加大了管理的難度。為避免可能出現的“窩工”問題,“時刻調度”“24小時督戰”成為建設過程中管理人員的工作常態。
“大到統籌工作,小到每一根柱子的鋼筋綁扎、每一面墻的砌築,都要有序分工。”該項目工程師石尚林介紹,施工方按照施工順序和難易程度,合理劃分材料堆放區有序擺放,利用時間差垂直運輸,讓各施工班組能夠迅速找到所需的材料,提高施工效率。
不僅如此,該項目還大量採用了疊合板、模殼墻、預製陶粒板等裝配式構件,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也提升了工程質量。
“工期緊,我們必須一次到位,一次成優。”王向陽説,該項目所有設計、監理、施工管理人員組建了工作微信群,只要有問題,不到10分鐘就能迅速到場解決,以高質量完工助力推進澄邁縣重大項目的建設。(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高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