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稅潤非遺之“花”盛放-新華網


海南:稅潤非遺之“花”盛放

2024-06-07   20:20:06
來源:新華網
字體: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海南非遺資源富集,項目眾多。近年來,海南非遺保護取得了諸多成就。

  當下,海南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借助社會資本,融合産業思維和市場理念,走出了傳承和發展的新路徑。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助力非遺之“花”盛放。

  稅潤春風助非遺,山蘭酒香飄萬里

  “一碗黎家酒,敬親朋好友。一碗山蘭酒,喜慶上心頭。難得來聚首,相敬一杯酒……”樂東黎族自治縣山蘭酒釀造技藝傳承人陳秋楓用一首黎族民謠向大家介紹了黎族山蘭酒。

  黎族酉並(biang,黎語)酒釀造技藝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2017年,為了破解山蘭酒釀造技藝傳承人中青年傳承斷層問題,陳秋楓聯同家人一起創建了樂東黎母自釀酒業有限公司,以黎家釀酒技藝為依託,打造“麗花黎家”糯米酒品牌,並邀請村裏婦女一同參與。“看花容易繡花難。”在創業初期,由於山蘭酒不好儲存、運輸,再加上銷售渠道有限,山蘭酒銷售情況並不良好。國家稅務總局樂東黎族自治縣稅務局在得知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組建少數民族志願服務團隊,通過主動牽線搭橋、為企業送上量身定制的“稅惠大禮包”等方式,幫助企業打通銷路、解決糯米酒存儲、包裝等問題,充分發揮稅惠紅利推動作用,助力初創企業平穩有序發展。

  “自公司成立以來,只要有新政策&&,稅務工作人員就主動送政策、送服務,不僅幫助我們解決了問題,還輔導我們享受到各項稅費減免超14萬元。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未來我們有更加充足的信心讓山蘭酒走出海南,走向國際!”陳秋楓感慨地説道。

  稅惠賦能煥活力,古老船屋穿新裝

  “古老的船型屋還可以這麼詩意?”每一位前來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的游客,在體驗過漫步山林溪澗、臥聽鳥叫蟬鳴後,都不禁發出了同樣的感嘆。

  王下鄉有着原始純美的生態山水和傳承悠久的黎族文化。15年前,“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後,王下鄉遺存的船型屋也被作為黎族歷史文化遺産得以保留。5年前,昌江啟動了“黎花裏”文旅小鎮項目,船型屋作為黎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經過系統修復開發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極具黎族風情的主題民宿。

  “在修復時,我們基本按照船型屋原型還原,全屋都採用了造價較高的實木傢具,力求最大程度和環境融為一體,但這也導致了我們成本較高。還好有稅務幹部主動上門對接我們各項涉稅訴求,為我們解決了不少難題!”雲畫(海南)文旅開發管理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妃雙感言。

  為推動昌江探索“非遺+”融合發展新路徑,昌江縣稅務局成立了“非遺稅務管家”服務團隊,持續開展“稅務+非遺共建”活動,走進企業面對面宣傳稅收政策、手把手進行涉稅輔導、一對一解決涉稅訴求,為企業經濟發展減負賦能,2020年至今,成功幫助雲畫(海南)文旅開發管理有限公司享受各類稅收減免共計13萬餘元。

  同樣擁有船型屋的還有東方市白查村,但與王下鄉游客可以直接住進船型屋不同,白查村另辟蹊徑,將驛站民宿建在船型屋外圍,保留下來的87間船型屋則是分別設立為白查博物館、黎苗手工坊和黎苗美食品鑒館等,讓游客能夠在觀賞研學之餘感受非遺項目,了解黎族文化。

  “多虧了稅務局同志幫忙,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建設當中。下一步我們計劃將白查村打造成一個集民宿旅游、休閒度假、親子研學於一體的‘都市後花園’”。海南神秘白查文旅開發有限公司法人符永和&&,白查村是採用村企合作、共同開發的模式,得益於國家稅務總局東方市稅務局多次開展的上門入戶輔導,讓企業能夠應享盡享稅惠紅利,預計今年前來白查村船型屋景點旅游觀光的游客將同比翻兩番。

  稅助藏館傳非遺,博物盡閱疍行遠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甘什嶺,是一個展示海南黎族和苗族原生文化的旅游區。景區內部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風景秀麗,不僅是海南黎族、苗族傳統“三月三”及“七夕嬉水節”的主要活動舉辦地之一,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基地。

  為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産良好傳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稅務局深入貫徹落實“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相關部署要求,以“親加奔”工作室、稅企共話——紅毛丹時光活動為載體,多次走進黎族、苗族文化相關景區、村落,廣泛宣傳稅費優惠政策,讓“稅力量”在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保護與傳承中“綻放”。

  景區總經理吉貴&&:“稅務部門不斷為文化産業持續向好發展保駕護航。從標準服務到個性化上門送服務,稅惠輔導越來越精準。”

  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港畔,形似“疍家帽”的海南疍家博物館吐納着大海的氣息,海風吹來悠揚的疍歌,串起疍家人世代耕海的文化記憶。在延續了數千年的農耕國度裏,疍家人以獨特的生産生活方式,創造了一份豐厚且獨特的中國水上文化遺産。

  海南疍家博物館不僅是了解疍家文化的新窗口、研學活動的新平台,也是海南旅游的新打卡點。海南疍家博物館由序廳、主展廳、臨展廳、文創區、互動區以及多功能報告廳、5D影院、文物庫房和其他配套空間組成,空間呈順時針線性流動結構,不同於傳統博物館以展品為主的展示模式,以“展演融合、展游合一”為展陳策略,將博物館教育與現代空間藝術、新型展演技術和創新活動模式跨界融合,是集藏、展、研、學、游、購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空間。

  “去年以來,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我們享受到增值稅等減免超4.5萬元,為我們增添博物館展廳民飾佈置和材料採購再添一筆資金。我們將持續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水平,打造沉浸式‘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民俗博物館。”談及稅費政策,博物館運營單位嘉耀九洲(海南)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韓海很是興奮。

  國家稅務總局陵水黎族自治縣稅務局一直以來都對疍家文化、民俗保護保持着高度關注,在博物館經營初期,多次安排稅收輔導團隊進館宣傳政策,以傾心服務助力守護民俗非遺。

  下一步,海南省稅務局將持續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促進非遺産業文化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以“稅力量”助力“非遺”傳承行穩致遠。(鐘海騰、唐芬、曾治文、朱可新、葛禹廷)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