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保護“海底草原”守住海洋生態底線-新華網


陵水:保護“海底草原”守住海洋生態底線

2024-05-20   08:20:14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陵水加大新村港與黎安港海草特別保護區日常監測和保護修復力度

  保護“海底草原”守住海洋生態底線

  天空是藍的,那海底是什麼顏色的?

  “海底是綠色的,長着綠色的海草,海草裏面還住着海馬、螃蟹、魚、蝦、沙蟲等等。”家住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港的疍家漁民林友森説,他親眼所見,海底裏生長着一片綠色的“草原”,隨波搖曳的綠草之間,穿梭着許多海洋生物。

  林友森所説的綠色“草原”,是位於陵水新村港與黎安港海草特別保護區海域內的海草床,該保護區總面積有23.2平方千米,生長着海菖蒲、泰來草、圓葉絲粉草等海草,在局部區域連接成片,形成一定規模的海草床及生態系統,被譽為“海底草原”。

  5月19日中午,林友森開着運輸漁船,把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採訪團的記者們運送到新村港的潟湖,讓大家一睹“海底草原”的風采。

  “快看快看!那就是海草!”清淺的海水中,一叢叢的海草葉子隨着海浪搖曳、起舞,猶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樣“像一棵海草海草,浪花裏舞蹈”。

  陵水縣林業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室主任王夏穎告訴記者, 可不要小看海草,這一棵棵的海草連片成“床”,是多種海洋生物的重要棲息繁衍場所,還是三大藍碳生態系統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功能。“海草床的存在對於海洋生態功能的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保護海草床,陵水新村港與黎安港海草特別保護區劃分重點保護區域與一般保護區域,保護區設立警示牌,公示保護區範圍、重點保護區域和一般保護區域界線,加強管護,確保海草生態系統免遭破壞。陵水縣有關部門還持續推動生態環境整治和海洋執法,排查整治新村港、黎安港的潟湖入海排污口,加強海水水質監測,確保保護區的海水水質為優。

  “我們還開展保護區的海草床本底資源專項調查,對海草資源面積、種類、分佈及生長狀況進行動態跟蹤。”王夏穎説,陵水分別在新村港、黎安港的海草床設置了監測站點,對海草床的周邊環境因子、海草生長情況等進行定性觀察、定量監測。

  “目前來看,海草床的保護面臨着人類活動干擾、外來物種影響以及海洋旅游發展帶來的壓力等多重挑戰,我們計劃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海草床的實驗性修復。”王夏穎説,當前陵水縣林業局已經完成保護區海草生態修復項目的前期基礎調查,正在積極申請有關項目資金,推進開展海草床修復方案編制和開展實驗性修復。(記者 孫慧)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