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靈活運用信用修復助企紓困-新華網


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靈活運用信用修復助企紓困

2024-02-02   08:20:23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靈活運用信用修復助企紓困

  “丟失”的信用找回了

  信用是企業的“生命線”,當企業背上“信用污點”,又該如何消除?

  近日,因合肥某門窗公司未按時履行生效判決書確定的法律義務,權利人海南某科技公司向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法向被執行人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及報告財産令,該公司隨即主動償還全部債務18000元。案件到此本已結束,司法服務卻並沒有止步。

  “法官,我們公司已經還錢了,但涉訴資訊在網上還能查到,對投標工作造成影響,這可怎麼辦?”合肥某門窗公司負責人心急如焚,向龍華區人民法院尋求幫助。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互聯網時代,企業涉訴資訊會被不同機構和網站轉載。即便司法程式上已案結事了,但是互聯網上的資訊卻不能及時更新,從而給企業融資借貸、招投標等帶來負面影響。2022年6月,龍華區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在全省法院率先出具《信用修復證明》。

  “為被執行人‘開綠燈’,不是‘洗白’,而是在保障債權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幫助企業知錯能改、重塑信譽,恢復正常經營。”龍華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熊楨介紹,法院收到企業申請後,會依照程式啟動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對案件的履行情況進行全面審查。

  在該案中,龍華區人民法院審查發現,案情並不復雜,被執行標的額不大,被執行人僅一項涉訴資訊且已履行完畢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經過商討,法院決定遮罩掉企業涉訴資訊,並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明確相關單位在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不應因本案對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

  一紙證明,為企業紓困發展按下“激活鍵”。近日,走上經營“快車道”的合肥某門窗公司向龍華區人民法院送來錦旗。

  “信用修復為我們公司擦去‘信用污點’,解決了公司經營後顧之憂。”公司負責人表示,法院善意執行,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空間,今後一定誠實守信經營。(記者 宋靈雲)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