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棋子灣旅遊業發展迅速 外來遊客多了-新華網


昌江棋子灣旅遊業發展迅速 外來遊客多了

2024-02-01   09:04:36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昌江棋子灣旅遊業發展迅速,外來遊客多了——

  小店“官話”變了

  “老闆,您這兒的海鮮新鮮嗎?”

  “你要蝦是啵?這個蝦白灼就最好吃啰!”1月31日下午,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漁港碼頭附近,一家名為“香勤夜宵”的小店門口,王英菊用一口“海普”回應。王英菊是這家熱門小店的3位老闆之一,別看她現在普通話講得順溜,其實早在夜宵店開店初期,海南話才是店方“官話”。

  褪色的招牌、發灰的墻體,無一不顯示出香勤夜宵店是一家有點年份的老店。“這個店1998年就開了,以前都是本地人來吃,講海南話就夠啦!”王英菊説,那時昌化鎮少有外來遊客,做的都是“海南話生意”。

  “那時候很辛苦,因為本地人夜宵吃得晚,有時為了多賺幾單,要熬到淩晨三四點才收攤。”王英菊回憶。

  變化發生在2009年——昌江與原海南省旅遊控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開發棋子灣旅遊度假區項目,沙白浪靜的美景、豐富的旅遊業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緊鄰棋子灣的昌化鎮也迎來了大批遠道而來的客人。

  “棋子灣旅遊度假區建成後,我們店的客人一下就多了,大多是過來度假的旅客想來嘗一下本地味道。”王英菊説。突然間,講慣了的海南話不通用了,講普通話的頻率開始直線上升。“以前我普通話不太標準,有時也會鬧笑話,我在那裏介紹半天,人家也沒聽懂。”

  普通話如何進步?多聽,多説。“現在外地客人佔大多數,客人來問,我就大膽説,説多了就順了。”在與遊客的對話中,她還漸漸學到了一些外地方言,有時也會教客人講海南話。“吃飯就是‘jia moi’啰。”王英菊笑呵呵地説。

  外來遊客的涌入,帶來的不僅是語言上的變化。“外地人吃夜宵的時間沒那麼晚,我們就把營業時間往前調,現在晚上6點就開門賣晚飯,海鮮賣完就收攤,不用熬那麼晚了。”王英菊説,時間自由了,收入還更多了,如今靠著這家聲名遠揚的小店,家裏的生活越過越好了。

  下午5時開始,王英菊就像腳踩“風火輪”一般,穿梭于門面和後廚,忙得不可開交。“樣(讓)一下,樣(讓)一下。”王英菊端著兩盤炸餃子,從門前滿滿噹噹的食客中間擠過。

  “炸餃子是我們店的招牌,幾乎每桌都要點的。”王英菊説,每天晚上,負責包餃子的人手指都要“著火”了,憑藉著這道小吃,香勤夜宵店還獲得了“2023年昌江十佳網紅小吃榮譽商家”的稱號。

  “味道很鮮美,價格也挺合適的,最主要是這種接地氣的小店讓我感覺很舒服,”來自湖北的遊客黃先生説。

  夜幕降臨,鎮上各種店舖的燈漸次亮起來。

  “要住店不呢?我們還剩兩間親子房。”“這椰子保證甜哩,您要的話我就開啦?”在這個講著海南話的小鎮上,越來越多“王英菊”講起了普通話,熱情地招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記者 吳心怡 特約記者 符文倩)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