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多項成果在2023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發布
商業航天發射場將於明年實現常態化發射
11月25日,在以“加快金磚衛星數據應用 推動空天信息國際合作”為主題的2023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現場,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台國際版及《中國遙感數據全球共享機遇公告》等多項成果發布。位於文昌的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正全力衝刺,2024年將實現常態化發射。
開幕式上,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台國際版及《中國遙感數據全球共享機遇公告》發布。該平台的發布,意味着我國將不斷加強對地觀測數據的開放與共享,深化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地的夥伴共享資源、知識和技術,加速創新,促進全球各領域的發展,共同面對全球性的環境、資源和氣候挑戰。
活動現場,國家航天局、中國氣象局向老撾國立大學、孟加拉賈格納特大學、塞爾維亞BioSense研究所、哈薩克斯坦國家空間研究和技術中心等首批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台國際版用戶單位授牌。《中國遙感衛星及應用産業發展藍皮書(2022年)》發布。同時進行了重大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
文昌市市長、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局長劉衝在題為《共享商業航天發展新機遇》主題報告中提到,位於文昌的中國首個也是全國唯一的商業航天發射場建設正全力衝刺,目前已進入發射能力形成的攻堅階段,計劃今年底完成硬體建設,2024年將實現常態化發射。
論壇期間,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理事會、衛星遙感數據應用與合作院士專家研討會、海南自貿港低空經濟發展院士專家研討會、中國(文昌)商業航天高峰論壇、海南省域高分數據應用推廣活動、文化産業調研等系列活動將陸續舉行。(記者劉夢曉 通訊員畢春燕)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