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推動學前教育下沉農村——
昌江王下鄉洪水村有了幼兒班
“小朋友,你們看這片樹葉長得像什麼?”在近日的一次戶外課堂上,張焱指着手中的落葉發問。
“像趴着的大蟲子。”3歲的林依諾天真地看著張焱,説出了她思考的答案。
張焱是幼兒班的帶班老師,加上1名保育員,4個學生,總共6人。這個“迷你”幼兒班就是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中心幼兒園黎花裏幼兒班,課堂就設置在洪水村村委會活動室。
“迷你”幼兒班因何而來?
王下鄉地處霸王嶺深處,山路崎嶇,原本全鄉僅有一所王下鄉中心幼兒園,位於鄉政府所在地三派村。受地理條件限制,各村莊分散,距離三派村至少需要半個小時車程,如遇到暴雨或颱風天氣,出行更為困難。
“路途遙遠,家長接送不便,村裏沒開幼兒園之前,小孩大都滿6歲直接到三派村的王下鄉中心學校上一年級。”張焱説,還有些家長在縣城務工,便把小孩帶到縣城上學。
為推動學前教育下沉農村,釋放農村勞動力,昌江下決心解決城鄉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痛點”。
今年9月,昌江縣教育局牽頭,在王下鄉政府、縣慈善總會、黎花裏洪水(昌江)農旅産業發展合夥企業配合下,王下鄉中心幼兒園黎花裏幼兒班最終在洪水村正式開班,並臨時啟用洪水村委會會議室作為活動室,招收適齡兒童入學。
此外,作為幫扶單位,海南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還協調海師大選派學前教育係學生到幼兒班支教實習。
活動室雖小,但教學器具一應俱全。張焱握着學生的手,依着樹葉的邊緣,用彩筆依次畫出了腳和尾巴,再粘上兩根草當作觸角,手工作業完成。
“哇,大蟲子有了完整的身體。”林依諾拍手鼓掌。
學生不多,但每個學生都是張焱眼中的小寶貝。“上午我們做一些手工作業,希望讓他們多感知一下大自然的奇特,下午會做一些體育活動。”張焱説,孩子們點點滴滴的變化她都看在眼裏,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就是她最開心的事。
“孩子們喜歡聽我讀繪本,喜歡玩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真正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後,她每次去縣城都會帶回一些新潮的玩具,滿足孩子們的期待。
這個學期下來,孩子們最大的變化在於更自信、更有禮貌。“剛開始我來的時候,孩子們見到陌生人非常害怕,不敢開口説話,現在都主動跟我問好。”張焱説。
“目前我們是效仿其他市縣‘一村一園’的做法在洪水村進行試點,後續也將選點建設辦學場地。”昌江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老師辛苦了,再見。”下午4時50分,幼兒班的放學時間到了。孩子們紛紛走出活動室,林諾依朝着張焱揮了揮手。(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符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