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緊扣“嚴、實、效”要求,創新打造宣講品牌、基層治理平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定安:強品牌辦實事促主題教育見實效
打造“大榕樹下學思想”宣講品牌;組建宣講隊伍“接單上門”宣講;依託“三問”工作室,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強化縣領導調研及企業包聯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自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定安縣緊扣“嚴、實、效”要求,抓實理論學習、抓實調查研究、抓實檢視整改,聚焦推動發展實效,聚焦作風能力提升,不斷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品牌+宣講”
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大家知道什麼是‘四下基層’嗎?”近日,定安縣定城鎮水衝坡村,一棵樹齡近百年的大榕樹下,定安縣專家宣講團講師王麗用海南話開展專題宣講,50多名黨員群眾坐在一張張凳子上,聚精會神地聽講。
這是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後,定安縣打造的“大榕樹下學思想”宣講品牌活動。緊扣鄉土特色和實際,定安將理論宣講品牌化,以鄉音俚語、幹群對話、村民合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全縣基層黨組織面向群眾“零距離”開展宣講活動,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
同時,定安把基層理論宣講、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有機結合,由企業、醫院、學校等基層站點按需“點單”,縣委宣傳部選派指定宣講團上門宣講,使理論宣講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所有講師都是從全縣機關、學校等不同領域抽調來的骨幹。在宣講前,宣講團進行集體備課輔導,總結宣講方式方法,確保把黨的創新理論和政策講活、講深、講透。”定安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3支隊伍100余名骨幹長期活躍在宣講一線,已開展宣講活動350余場,其中開展“大榕樹下學思想”宣講活動200余場,覆蓋黨員群眾1.4萬餘人。
“&&+治理”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當天反饋,當天就解決了!”11月9日,談起“電線攔路”一事的解決情況,定安雷鳴鎮同仁村紅花村民小組村民符傳武對該村“三問”工作室連連點讚。
原來,符傳武發現相關部門在村口架設電線,鋼絲垂落於道路中間,存在安全隱患,便將情況報給村裏的“三問”工作室。“我們立即登記&賬,&&相關部門,查找外包施工單位負責人,當天就督促工作人員對線路進行調整。”同仁村黨支部書記許譽軒説。
以“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為主題,定安依託黨群服務中心分級設置縣、鎮、村(社區)“兩代表一委員”三問工作室,以縣鎮兩級“兩代表一委員”為主體,選配有領導能力、履職熱情高的代表或委員擔任“三問”工作室負責人,採取輪值形式統一安排成員駐村&&群眾,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探索解決當前基層治理工作中的問題和短板,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如今,定安縣將“三問”工作室作為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的載體,搭建宣講、調研、接訪、服務“四個平台”,創新&&服務群眾有效載體,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定安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設立縣、鎮、村三級“三問”工作室94個,通過“三問”工作室收集登記問題380余個,共協調解決社情民意、糾紛調解等訴求問題340余個。
“調研+服務”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供電不穩定的問題解決後,現在生産已經恢復正常。”11月9日,定安塔嶺工業園海南大好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好麥)副總經理林山富高興地對海南日報記者説。
10月底,大好麥等兩家企業共同反映了供電不穩定影響生産和設備損耗的問題。“收到企業訴求後,我們立即安排專人對接解決。調查發現是海口供電局35千伏塔昌線接地引起電壓暫降。同時,企業配電設備保護配置不恰當,電壓暫降引起配變保護開關跳閘。”定安縣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積極與海口供電局協調解決故障停電問題,同時現場指導企業調整保護配置。
落實推動規上企業高質量發展大調研大服務專項行動,定安縣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工作專班,由縣四套班子領導擔任企業包聯員,並與其包聯企業一一配對,並通過調研走訪梳理分析整改事項清單,收集整理共性問題,形成機制性制度整改時限清單,分解至各單位。
同時,針對營商環境關鍵環節,近日,定安縣委主要負責人到該縣營商環境建設局開展調研,在定安縣政務服務中心陪同辦事群眾體驗辦事流程;定安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聚焦健全完善塔嶺工業園區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到塔嶺工業園區管委會、塔嶺園區開發投資公司了解情況,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
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定安縣包聯縣領導已按計劃完成走訪,截至目前,通過線上線下等渠道收集企業反映各類問題訴求22個,已解決問題8個。(記者 李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