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多雨颱風擾——夏秋季,海南如何種好菜?-新華網


高溫多雨颱風擾——夏秋季,海南如何種好菜?

2023-07-21   08:19:55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七月十九日,海口市蒼東常年蔬菜基地,菜農在播種菜苗。海南日報記者 陳彬 攝

  7月19日上午,驕陽高照,在海口市蒼東常年蔬菜基地,陽光透過頂棚柔和地灑向地裏,各類葉菜正茁壯生長。“前幾天颱風‘泰利’帶來大雨,但我們這裏種的葉菜基本安然無恙,多虧了這些設施大棚發揮作用!”菜農黎錦強高興地説。

  每年夏秋季節,海南時常面臨高溫多雨,還有颱風侵擾,導致蔬菜種植困難。為了保障夏秋季“菜籃子”,近年來我省大力推廣設施大棚建設,不斷提高設施覆蓋與設施棚型技術應用,通過引進篩選耐濕熱、優質葉菜品種,應用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構建水肥均衡供應體係等多種技術手段,幫助農戶安心種菜、種出好菜。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面積共計15.2萬畝,全省蔬菜大棚面積2.15萬畝,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夏秋季本地蔬菜供應不足的問題。

  抗風雨 設施大棚不可少

  在海口市蒼東常年蔬菜基地,種植戶們有的忙著手推機器犁地,有的趕著播種新一茬菜。

  “前幾天剛經歷颱風,如果沒有網棚,基地裏的蔬菜肯定保不住。”黎錦強説,自己種了10多年菜,以前沒有採用網棚設施時,一遇刮風下雨就擔驚受怕,特別是遇上颱風,經常損失很大,“搭建設施大棚後,葉菜産量能提高20%以上,在極端天氣下有力保障穩産。”

  記者注意到,海口蒼東常年蔬菜基地裏大多採用平網棚,可以較好地分散暴雨,避免葉菜直接受到衝擊。此外,大棚還能起到降溫、減少蟲害的作用。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通風、降溫、排水等問題,將會嚴重影響葉菜正常生産。”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蔡興來説,蒼東常年蔬菜基地等海口近郊基地,由于地勢較高,排水相對較快,適合搭建簡易平網棚型的蔬菜設施大棚,這種大棚的通風、降溫效果較好。而在遠郊的舊州鎮等地,由于很多蔬菜基地處于低洼地,容易積水,因此更多採用塑膠薄膜大棚,以減少雨水的堆積。

  近年來,省農業農村廳通過組織種植專家、設施生産企業和蔬菜種植戶,研究適應我省夏秋季高溫高濕氣候條件的經濟適用型大棚,不斷優化設施大棚功能。“為進一步有效應對我省夏秋季颱風等惡劣天氣造成的影響,我們在文昌探索建設‘避風、禦雨、降溫、防蟲’的20畝升降大棚,待時機成熟後,逐步在全省推廣。”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負責人表示。

  為滿足不同地理環境和農戶的種植需求,從2017年開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省農科院不斷推廣和改進各類設施大棚,目前已篩選並形成4種棚型覆蓋方式,在海口、文昌、澄邁、定安、萬寧等多個市縣推廣設施大棚面積近萬畝。

  防病害 綜合施策才管用

  7月18日,位于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的馬坡洋,聽説海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陳勝來了,東山鎮永康盛蔬菜種植合作社技術員繆貴民手捧一把葉菜跑進了大棚,“最近地裏菜葉上總是有斑點,而且死苗很多,我正為這個事發愁。”

  接過葉菜,陳勝站在光亮處端詳,時不時用指甲戳一戳菜根,現場診斷並開出“藥方”:“最近雨水較多,葉菜容易發生葉斑病黑腐病、美洲斑潛蠅等病害。一方面要加強種植管理,把地裏的傷根、爛根及時處理掉;另一方面要加強葉菜的營養,多噴點葉面肥進行根部追肥,提高作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

  近年來,我省大力綜合利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在穩産保供的同時,也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無公害蔬菜的需求。

  在海口雲龍鎮雲裕村的一排蔬菜大棚,海南新菜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試種的上海青、菜心、小白菜等已經長出一茬。公司負責人唐水芳告訴記者,基地採用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專家指導的“蔬菜害蟲輕簡化綠色防控技術”,包括“大棚防蟲技術”“葉菜播種後鋪網防蟲技術”“小拱棚防蟲技術”等多項技術,使種出來的蔬菜更綠色更健康。“基地裏共有30畝設施大棚,均採用29目防蟲網,病蟲害明顯減少,一畝地每茬能增産20%左右,種出來的綠色蔬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這些方法簡單、易掌握,而且成本低、效果好,能解決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難的問題。”為基地提供技術指導的中國熱科院研究員高建明介紹,跳甲、蚜蟲、斑潛蠅、粉虱、薊馬等五種小型害蟲,對海南蔬菜産業造成的損失最大,通過大量測試發現,應用29目防蟲網能很好地阻隔主要害蟲。

  防控蔬菜害蟲的手段,除了“防”,還得“除”。在蔬菜基地裏,記者發現棚頂四周鋼架上懸挂著很多黃色紙板,上面粘滿了很多細小的蟲子。“這些是粘蟲板,晾地期間不肯飛出棚外的害蟲,很多就會被降伏在這塊板上。”高建明説,防蟲網周圍設計了一條拉鏈,每當採完整棚的菜就拉開拉鏈,經過犁地、晾地後,地裏的蟲子要麼餓死,要麼從拉鏈開口處遷走,而部分“賴”在棚裏的蟲子會到處亂飛亂爬,最終被粘蟲板粘住。

  省農業科學院葉菜研究室孫曉東博士介紹,該院還通過構建葉菜—水生蔬菜輪作、葉菜—甜瓜輪作等夏秋設施蔬菜輪作套種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使葉菜增産增效明顯。

  提品質 篩選良種有必要

  在熱帶地區,選擇一些耐熱、耐旱、抗病蟲害的合適品種,也是提高蔬菜産量的關鍵。

  “如今蔬菜種植不再單純追求産量,還更重視品質,除了綠色健康,也要講究口感好,才能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産品的更高需求。”孫曉東表示,為了幫助農戶種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優質蔬菜,省農科院引進了130多個葉菜品種,通過田間試種觀察試驗,篩選出黑金剛黑葉小白菜、抗熱5號、雜交早皇京、新極品快菜、中南尖葉菜心等一批耐濕熱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的葉菜品種。

  “這是我去年種下的新品種中南尖葉菜心,抗病能力很強,連續種了兩三茬都沒有發現葉斑等病害。更重要的是口感很好,現在批發價有4塊錢一斤,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黎錦強在蒼東常年蔬菜基地裏租了3畝地,目前種有省農科院提供的多個葉菜品種。

  據了解,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新品種引進推廣力度,支援海南省農科院、中國熱科院篩選適合我省夏秋季種植的蔬菜品種30個,並結合各市縣實際情況,在蔬菜基地推廣種植。

  孫曉東認為,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農業生産人力成本逐年升高,亟須大力推廣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農業生産方式,加強與農業科技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在我省設施蔬菜領域率先開展智能化升級與應用研究。同時選育出更多適合機械化採收的高莖葉菜品種,通過多種現代科技手段賦能,實現海南蔬菜的穩産保供。(記者 陳彬 計思佳)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