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三亞市領導幹部下沉一線查問題補短板
全力保障攻堅拔寨任務高效完成
連日來,三亞市區兩級領導幹部下沉進駐包點涉疫重點社區(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靠前指揮、查找問題、補齊短板,推動精細化管理與服務,全力保障攻堅拔寨任務高效完成。
港門村社區:
大雨抗疫不松勁
8月25日凌晨,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周紅波身穿防護服,深入該市高風險區的街巷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前一晚,他住在港門村社區。
當天上午,大雨傾盆。“今天,不要因為下雨而影響保供,必須做到應保盡保。需要志願者,由全市統籌,馬上調集,2300個密接者今天無論如何必須轉運完。”在港門村社區門口指揮防控的周紅波説,疫情防控到最後的決戰時期,服務好不好決定能不能管得住;要堅持服務與管控並重,以貼心服務促進嚴格管控,讓群眾安心配合防控措施,更好地凝聚起人人自律、齊心抗疫的強大合力。
隨後,周紅波又帶隊深入各街巷,督查卡口和卡點人員值守。他強調,要增派防控人員力量,以“十戶一崗”值守的措施管住人、管住門、服務好,堅決阻斷社區疫情傳播風險。
在港門村社區入口處,有一個藍色帳篷,前面立着一個紅色大牌:隔離返回人員報備登記站,工作&上放着一堆告知書,後面放着八寶粥和方便麵。工作人員説,隔離返回人員報備登記後,每人發1罐八寶粥和1袋方便麵。
月川社區:
集思廣益提效率
“快,大家要搶時間,抓緊採樣……”
8月25日17時許,驟雨初歇,三亞月川社區居委會大院內,一輛輛巡邏車載着“大白”駛出院外,為居民開展核酸檢測。
一個小時前,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希指示社區:“根據天氣預報五點左右降雨變小,大家抓緊做好準備。”接到通知後,該市下沉幹部和社區幹部迅速通知醫護人員,及時備好物資,待雨停立刻投入工作。
三亞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到涉疫重點社區(村)“安營紮寨”,靠前指揮、攻堅拔寨。陳希負責的正是月川社區。
按照計劃,核酸檢測將於早上7時啟動。因突降大雨,該工作不得不擱置,但其他的工作仍在緊密推進。
“密接人員還有多少?要加快轉運。”“卡口一定要盯緊,不能讓居民隨意走動。”7時許,醫護人員陸續返回。再次巡邏社區後,陳希和大家開了個簡單的總結會,快結束時,他掏出手機,“我們建個群,就叫月川指揮協調群,有問題隨時&&,大家集思廣益,提高效率。”
“有了下沉領導和幹部的鼓勵支持,我們的底氣更足了。”月川社區黨支部書記蘇應鈞充滿信心,“相信我們一定能把‘釘子’拔乾淨,把‘山頭’攻下來。”
臨春社區:
優化網格強管理
8月25日凌晨1點多,三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耿來到臨春社區防疫卡口,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叮囑要注意做好自身防護。
“你必須明確告訴我,不能‘打太極’,轉運人員幾點到就幾點到,這邊要及時對接安排好食宿。”8月25日早晨5點多,劉耿又趕忙起身奔赴“疫”線,與三亞市吉陽區包點領導、社區黨委書記等基層幹部一起,現場查擺問題,分析研究解決措施,確保疫情防控舉措落實到位。
對於臨春社區網格員管理的人數多,網格力量明顯不足的問題,三亞市吉陽區委常委、副區長蔡曜澤&&,社區參照脫貧攻堅的做法,採取將志願者作為第一網格長的做法,並進一步融合市、區、社區力量,將志願者、警力、社會工作者編入網格。與此同時,進一步增加哨點並優化布局,切實防止“只看大門、不管小門”的問題。
春園社區:
成立臨時黨支部
8月25日18時30分,三亞市春園社區,十多名省直機關志願者用擔架把一位老人從3樓抬下來,送到路邊的120救護車上。
“這是我們接到的一項新任務,要立即轉運5位密接的老人去醫院隔離。”一位志願者説。
“昨天,三亞市政協主席王利生下沉春園社區,帶領大家發起疫情防控攻堅戰,全體防控人員一直奮戰到凌晨2點。”現場指揮轉運的春園社區包點幹部、天涯區區長陳瀟説,25日起,春園社區加大密接者轉運力度,當天轉運了120人,比24日多30人,做到應轉盡轉。
25日,春園社區成立臨時黨支部,王利生擔任支部書記,在社區抗疫的區包點幹部、機關志願者等5人分別擔任支部副書記,明確重點,責任到人。
三亞市政協委員、來自中交海投公司的黨員志願者於亮説,臨時黨支部是春園社區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堡壘,不僅團結帶領着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還將社區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全力推進攻堅拔寨。(記者 周月光 李夢楠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林師堂)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