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國企聚焦貴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國資國企聚焦貴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2024-03-26 09:11:18  來源:貴州日報

“排頭兵”展現科技創新大作為

——國資國企聚焦貴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2月,烏江實驗室成功揭榜省委發布的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調研課題,為“富礦精開”提供深度智力支援。清華大學研發的多項關鍵技術,正由成黔集團旗下貴州烏江實驗室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後加速轉化落地。

  堅持以年銷售收入的“雙8%”分別投入産品研發和技術改造,以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及産業鏈鏈長為目標……開年後,作為我國電子元器件龍頭骨幹企業,貴州航太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持續以“航太品牌”打造“科改示范”標桿。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報告還鮮明提出“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錨定目標再出發,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上,國有經濟大有可為。

  迎著春風向“新”而行,在黔央企、貴州國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改革創新活力,增強核心競爭力,以國資國企高品質發展成效,展現科技創新“排頭兵”作為。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在貴州,世界級橋梁的建設紀錄不斷刷新,橋梁用鋼繩的制造技術也在持續突破。

  牂牁江大橋是首座“純貴州造”懸索橋,兩根各長1908米的主纜是大橋的“主心骨”,大橋的承重幾乎都靠主纜承擔。貴州鋼繩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陸萍告訴記者,主纜鋼絲盤條經過抗拉處理後,單根鋼絲就能吊起4.5噸的重量,牂牁江大橋單根主纜由18109根這樣的鋼絲組成,主纜破斷力可以達到8萬多噸。

  利用密封鋼絲繩産品及相關專利技術成果,貴州鋼繩集團打破了橋用主纜依靠進口的封鎖,讓中國制造在國際上有了“話語權”。

  2023年,省國資委31戶監管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基本保持上年高投入水準。磷化集團、鋼繩集團、遵鈦集團等5戶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均保持3%以上,物流集團、保利久聯、建投集團、公路開發集團、首鋼貴鋼等10戶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同比增長均達10%以上。企業牽頭重大攻關任務,完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69個,其中56個已投入使用。

  國有經濟中的“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立足各自細分領域和産業鏈關鍵環節,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創新動能。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此前造出了“中國飛得最高的齒輪”,當下,又把研發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動力傳動産品。

  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強化,高品質創新成果加快産出。2023年,貴州國資係統獲省科技進步獎12個、省十大科技成果2項;取得專利1264件(發明專利297件)、著作權304個;牽頭或參與起草標準102個。

  推進核心技術協同攻關

  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鋼軋鋼生産線上,通紅的鋼坯經過粗軋、中軋、精軋等係列處理後,“搖身一變”成為一圈圈還泛著紅光的簾線鋼産品。作為母材,這款企業開年首發的新品經過深加工後,可拉拔成比頭髮絲還細的鋼簾線鋼絲。推動簾線鋼上線生産的,正是一個極具水鋼特色的創新“生態圈”。

  “去年9月,在具備生産工藝條件、做好充分調研後,我們依托吳勝利、王新華、康永林專家工作站以及首鋼技術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援,並同首佳科技制造有限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研發合作協議,啟動了簾線鋼産品試制控制計劃。經過兩輪精細化的試制調整,最終打造出了這款‘硬核’産品。”水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劉道正説。

  構建技術創新平臺、協同産業鏈攻關,深化産、學、研、用、銷環節的聯動與融通,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點燃轉型升級的引擎。前不久,貴州航太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與國內某公司合作開發的石油鑽屑處理設備成功實現工業化試運作,把超臨界流體技術這一“看家本領”跨界運用後,航太烏江可通過該設備累計實現超2億元的環保技術服務費和油相回收效益。

  以“富礦精開”為抓手,貴州頁岩氣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人才、技術,助力我省改變“富煤、缺油、少氣”局面。當前,企業加緊攻關“薄—中厚煤層群煤層氣井高産穩産地質與工程協同控制”技術攻關項目,並將在年內進行先導試驗,項目運作後,將放大我省儲量位居全國第四的頁岩氣資源優勢,帶動頁岩氣增儲上産。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對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在黔扎根60載的三線企業來説,穩鏈強鏈的源頭導向一個關鍵詞:人才。

  通過鳳凰引才、見習上崗、技術人才崗位晉升的“特殊通道”集聚人才,實施賽馬機制、中長期股權激勵的“特殊機制”激勵人才,構建三線文化精神的“特殊優勢”砥礪人才,三年來,中國振華新引進行業領軍和專業博士等高層次人才130多人,為企業在技術攻關、轉型升級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貴州的群山峽谷間,一座座飛虹跨天塹、展通途,同樣離不開人才支撐。今年1月,依托貴州交建集團組建的貴州交通山區峽谷橋梁建造技術團隊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在此之前,世界高橋前100名中,該團隊就參與建造了34座。

  秉持“建一支技藝超群的高精尖人才隊伍,為橋梁建設提供堅強保障”理念,在交建集團韓洪舉、張勝林等業內領軍人物帶領下,企業加快選樹培養20名領軍人才、100名工匠人才、1000名先鋒人才,建立先進典型人才事跡庫、師傅人才庫……以係列舉措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鑄造精品工程。

  2024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推進的關鍵之年,國務院國資委要求,圍繞激發活力、提高效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大膽試、率先改,有效激發企業探索創新積極性。

  “接下來將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在業績考核、工資總額、科技人才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等方面,制定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科技人員更期盼的創新支援政策,厚植有利于企業科技創新的‘土壤’。”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説。(記者 管雲)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