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 萬象“耕”新——貴州加快推進春耕備耕確保糧食安全-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人勤春早 萬象“耕”新——貴州加快推進春耕備耕確保糧食安全

2024-03-11 08:47:59  來源:貴州日報

人勤春早 萬象“耕”新

——我省加快推進春耕備耕確保糧食安全

  引言

  二月二,龍抬頭,天氣轉暖好耕種。傳統農耕文化將農曆二月初二稱為“春耕節”,承載着豐收的希望。春耕始,萬物生。貴州田野一派火熱景象。農技專家紛紛走向田間地頭,對春耕工作進行指導;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裏,適用於山地的農業機械來回穿梭;農資供應和保障監管並駕齊驅;播種、育苗忙個不停……

  過去一年,我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一體推進糧油産能提升行動“六大工程”,深入實施黨政領導領辦示範田、“廳長包片、處長包縣”指導、農技服務“揭榜挂帥”等機制,推動政策、資金、技術等要素集成,積極克服冬春連旱等不利影響,實現糧油生産抗災奪豐收,單産水平明顯提升。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160.7萬畝、産量1119.7萬噸,油料種植面積838.95萬畝、産量99.4萬噸,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糧食和油料總産量同比分別增長0.5%、1%。

  春風拂過,播撒希望。搶抓農時,迎接開門紅。根據農情調度,截至3月5日,全省已備化肥96.5萬噸、農藥(折純)2166.5噸、農膜1.7萬噸,分別佔需求83.1%、68.2%、83.6%,已銷售化肥51.5萬噸、農藥(折純)509.7噸、農膜0.9萬噸,分別佔已備53.4%、23.5%、56%。水稻、玉米、大豆、薏仁種子分別已備623萬公斤、2428.3萬公斤、1180.9萬公斤、135.2萬公斤,佔需求81.6%、119.8%、91.5%、100%。

3月7日,開陽縣雲開街道石頭村村民在進行春耕勞作。

  農資先行 打好春耕生産“第一仗”

  春耕生産,農資先行。春耕備耕工作是一年中農業生産的重中之重,全省各地早謀劃、早部署,積極統籌做好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生産、調動和儲備工作,全力打好2024年春耕生産“第一仗”,為農民春耕生産保駕護航,切實保障糧食安全。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做好化肥生産保供工作對於維護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在印江自治縣城郊的印江農業生産資料有限責任公司複合肥廠,各種春耕所需的有機肥、複合肥堆滿了倉庫。

  最近幾天,該公司化肥銷量大增,工人們每天將化肥從倉庫搬出裝車,運往該縣17個鄉鎮(街道)的農資銷售點,保障一線農資市場供應。

  “年前我們就儲備了很充足的化肥,廠裏目前庫存的尿素、化肥、複合肥和磷酸鈣共3200余噸,目前銷售了500噸左右。”印江農業生産資料有限責任公司複合肥廠負責人唐江介紹,接下來還將根據各鄉鎮銷售點需求進貨,全力滿足春耕春播所需。

  3月以來,省內各農資經營網點裏的種子、農藥等農資産品銷售也在不斷增加。在都勻市一家農資經營門店,各類春耕備耕物資充足,銷售人員耐心向前來購買農資的群眾介紹農資價格、作用等情況,幫助群眾科學合理選購農資。“這幾天銷售最好的是草甘膦、複合肥、氨基酸等小包裝的肥料,農戶到店裏,我都會耐心給他們介紹功效和使用方法。”該農資經營門店負責人説。

  為穩妥推動農資保供穩價工作,確保春耕物資及時送達,全省多地採取“線上+線下”方式科學調度,全方位做好農資供應後勤服務。線上加強農資經營許可證的審核,嚴把農資經營入口關;線下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優化農資經營隊伍,引導農資經營戶做好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的儲備。與此同時,各市州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市場監管力度,提高市場巡查頻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銷售行為,確保農資供應穩定,為春耕生産保駕護航。2024年1月至2月,我省共出動農業執法人員9649人次,檢查農資生産經營戶8773家次。立案108件,其中種子31件、肥料2件、農藥38件、飼料16件、獸藥21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線索)0件,結案68件,罰款32.76萬元。查獲假劣農資11.06噸。

  春耕備耕農資是主角,全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糧食安全責任扛肩上,抓實農資儲備和市場監管,及時發布低溫凝凍災害預警,做實油菜等夏收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着力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縣,推動“三農”工作實現開門紅。

播州區三岔鎮紅光村卓豪農業科研育苗基地,農技人員在管護辣椒苗。

  強化農業“芯片” 種子質量安全放心

  一年之計在於春。連日來,全省各地拉開了春耕備耕生産序幕,大家搶抓農時進行育苗管護,為春耕備耕按下“加速鍵”,田間地頭,處處是人勤春早的美景。

  為保證制種、育苗順利進行,保障農作物種子質量,去年,我省種子管理站順利通過檢驗機構復評審考核,共抽檢農作物種子樣品449個,檢驗制種基地面積5.8萬畝,制種基地和南繁基地轉基因成分快速檢測樣品1542個。在水稻、玉米、高粱、辣椒、油菜5種作物上實施省級種子認證試點示範,2000畝高粱、1000畝油菜參加國家種子質量認證。今年,我省將大力推廣一批優質、高産、抗逆性強的糧油品種,推動品種更新換代,水稻、玉米、油菜種植面積排名前十的品種要達到900萬畝以上,實現主要糧油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

  在黎平縣洪州鎮,當地利用5000余畝壩區優勢,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打造雜交水稻制種示範基地,實行“訂單生産,合同收購”的産銷模式,促進優勢基地與優勢企業緊密結合,全力推動雜交水稻制種産業向“集中化、科學化、品牌化、多樣化、機械化”的山地現代農業産業發展方向轉變。今年,洪州鎮預計畝産雜交水稻種子超400斤,每畝産值超4000元,總産值超500萬元,帶動群眾就業2000餘人次,增收近百萬元。

  十年育種,萬里挑一。在馬鈴薯産業發展中,威寧自治縣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全力推進馬鈴薯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和實施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項目,不斷加大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引進、示範、推廣力度,進一步提升種薯選育和擴繁方面的能力,精心繁育良種,做強種薯“芯片”。重點圍繞科技攻關創新、脫毒種薯生産、機械化水平提升、産區病蟲害網格化防治、産品加工提質升級、品牌培育提升等重點任務接續發力,大力推進馬鈴薯産業提質轉型發展。整合各類資金支持馬鈴薯原原種生産、種薯基地建設、晚疫病綠色防控、農業機械化提升、品牌打造等環節。如今,威寧自治縣成功申報了以馬鈴薯為主導産業的“威寧自治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2023年,該縣馬鈴薯總産量286萬噸,總産值43億元,帶動約21萬戶67萬人增收,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育新種、制良種,築牢糧食安全種業基石,我省正奮力推動從種質資源大省向種業強省的華麗轉身。當下,全省各地精心育種育苗,用好集約化育苗這一實現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標準化生産的“金鑰匙”,充分發揮種子種苗重要支撐作用,助推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

安順市開展農資打假行動。

  農機上山 提高效率保生産

  早春時節,山地貴州到處是農機“鬧”春耕的忙碌景象。

  3月4日,在修文縣陽明洞街道程官村,修文縣遠澤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正組織農機服務隊對村裏的300余畝土地進行耕作。由輪式拖拉機與旋耕機配套的3套大型農機,在田間地頭轟隆作響、來回馳騁,奏響春耕春種的交響曲。一大片堅實的土地,經過農機來回翻新,短短半個小時,就已耕耘得松軟而平整。程官村的300畝耕地,3套農機4天時間即可完成春耕。

  據悉,修文縣目前有遠澤、春海兩家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專門從事耕、種、收全程農機服務,其中,遠澤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46人、技術人員30人、農業機具140&(套),提供農機耕種收和農機銷售、維修等服務,成為省級“現代農機合作社示範社”“傑出合作社”和貴陽貴安“五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十佳種糧合作社”等。

  “今年,我們從大年初六就開始在修文縣12個鄉(鎮、街道)耕地、起壟,目前已耕作土地1500畝左右。”修文縣遠澤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遠澤説。

  “這&T25無人機可載20升藥液,機型小,適合山區作業,可用於油菜、水稻、蔬菜等作物的飛防作業,旁邊的T50載重更大,適用果樹等需要大流量的作業場景。”在福泉市道坪鎮翁初村油菜種植基地,該鎮副鎮長楊濤介紹植保無人機的應用場景。

  植保無人機的應用,是我省加快農業機械化應用和發展,從而加快轉變農業傳統生産模式,提升生産效率,提高産出效益的生動實例之一。農時不等人,當前我省正抓住今年農業生産的主動權,積極推廣運用山地農機,確保春耕備耕順利開展。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山地農機化攻堅行動和糧油生産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提升工程,用新興技術支撐和農業生産模式變革助推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建設。

  接下來,我省在農機裝備上,播種環節將主推水稻缽苗、大缽毯苗和毯苗育插秧機,油菜、玉米高性能播種機、馬鈴薯播種機等;管理環節主推植保無人機;收穫環節主推中小型稻麥聯合收割機、玉米折棒型收割機、馬鈴薯挖掘機、油菜中小型聯合收割機、分段收割機。耕地質量上,將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措施。結合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我省還將強化現有品種技術組裝配套和集成創新,重點推廣水稻“兩增一調”、玉米“一增五改”、馬鈴薯“兩增一防”、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等高産技術模式,不斷提高高産技術到位率。(鄧鉞潔)

黔東南州大棚育苗備春耕。

[責任編輯:劉昌餘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