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科技為農産品穿上“越冬小棉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科技為農産品穿上“越冬小棉襖”

2024-01-18 09:37:34  來源:貴州日報

科技為農産品穿上“越冬小棉襖”

  蔬菜越冬,是農民最為擔憂的事情之一。“就拿前年來説,寒冷天氣一次打霜就凍壞了我家地裏的辣椒。”羅甸縣逢亭鎮村民劉利勇介紹。

  避免氣溫驟降給農作物帶來的影響,提前應對是關鍵。貴陽市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李文彪和團隊成員在羅甸進行越冬蔬菜種植實驗,並在2023年5月取得預期成果。貴陽市農投集團將李文彪團隊的實驗成果推廣,在羅甸建設以辣椒為主的1200畝越冬蔬菜基地,以確保貴陽市的冬季蔬菜供應。

  怎樣讓這批蔬菜安全越冬?李文彪感嘆:“那就像繡花一樣,每一步都要很細致。”

  在實驗初期,品種選擇很重要。辣椒的生長對光熱條件和水肥管理等都有要求,因此,選擇耐低溫耐弱光的品種能夠更好預防寒冷。

  “而大棚內的管理就更為細致了,比如早上北風吹進,那北面的大棚側窗就要關上,開東南面的窗。既要通風,又不能直吹。當棚內溫度達到25攝氏度時棚就要敞開……注意事項很多,我們把講解音頻傳給農技專員,讓農技專員拿手機反覆播放給農戶聽。”李文彪説。

  1月8日,記者在羅甸縣逢亭鎮床井村見到李文彪時,他正在給基地管理員講解:“盡量把不結果的營養枝條剪掉,讓它輕裝上陣、儲存營養。在溫度低的情況下就不要追加水肥了,中午氣溫上升時可以追一些肥料。另外,果實達到商品果後要及時採收,不能老讓它挂著吸收營養……”

  “在各種防寒措施的保障下,今年我們羅甸蔬菜基地的蔬菜能確保健康越冬,辣椒畝産預計能超過2000斤。”貴陽市農投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日,在播州區茅栗鎮、尚嵇鎮等油菜種植基地裏,農民們常看到貴州省油菜研究所育種室主任、研究員喻時周的身影。

  “油菜薹易遭受低溫凍害影響生長降低産量。受凍明顯的田塊在解凍後,要利用晴好天氣,在解凍後的下午及時摘除受凍破裂的主薹和嚴重受凍的葉片,切忌在雨天進行,以免造成傷口潰爛,引起病害。”喻時周對農戶進行油菜防寒抗凍措施培訓。

  播州區茅栗鎮茅栗村村民吳遠連説:“每年降溫的時候農技人員都會來指導我們如何進行有效防寒抗凍,讓我們種出來的蔬菜品質有保障,産量也有所提升。”

  為應對寒潮天氣,貴州各地多措並舉,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及時提醒農戶做好農業生産防寒抗凍工作,線上科普農作物生産種植等知識。同時,各地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開展“點對點”指導,在科技培訓、宣傳上下功夫,提高群眾冰凍災害自保能力。針對可能突發的嚴寒天氣,全省各地加強了值班值守,及時收集災情,確保遇突發事件能及時處置。

  “有著上一輪的寒潮應對準備,就算寒潮再次來襲,我們也能從容應對,確保蔬菜等農産品的市場供應。”省農業農村廳農推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鄧鉞潔)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