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實踐”輝映美麗中國建設-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實踐”輝映美麗中國建設

2023-12-31 09:23:27  來源:貴州日報

31項改革經驗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成果案例

“貴州實踐”輝映美麗中國建設

  仲冬時節,赤水河依然綠水逶迤,青山蒼翠。得益于赤水河流域生態補償創新實踐的推行,有著“生態河、美景河、英雄河、美酒河”之譽的赤水河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質不斷優化,赤水河(遵義段)入選2023年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作為貴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改革創新成果之一,2023年,赤水河流域生態補償創新實踐與貴州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實踐、錦屏縣“五林經濟”發展模式、江口縣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等31項改革成果,編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寫的《建設美麗中國的探索實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成果案例匯編》。這是繼2020年30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國家推廣清單後,貴州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的又一批改革創新成果。

  自201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來,貴州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持續深化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和實踐,總結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舉措,提升了生態文明制度的係統性。

  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包括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産統一確權登記制度、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産保護管理機制、構建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等13個方面30項來自貴州的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列入推廣清單,為全國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提供了借鑒參考。

  以制度力量守護綠水青山,加快綠色轉型發展,貴州實現從“試驗區”到“先行區”的跨越。國發〔2022〕2號文件出臺後,緊扣“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戰略定位,貴州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創新快馬加鞭,多點開花。2023年12月22日,省水利廳等部門聯合印發《貴州省用水權交易規則(試行)的通知》,進一步規范用水權交易行為。這是《貴州省推進用水權改革實施方案》發布兩個月後,全省用水權制度改革的又一項新舉措。

  通過探索建立水權確權、交易、監管等機制,貴州用制度倒逼節約用水、推進水資源市場化配置,為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了借鑒。截至2023年12月,全省累計開展用水權交易46單,交易水量5826.83萬方,交易金額2306.84萬元。

  貴州磷化集團開磷有限責任公司廠區一個生産點,因地勢原因長期生産用水緊缺。企業2020年與息烽縣下紅馬水庫管理所簽訂板廠水庫水權轉讓交易協議後,水庫每年將保障當地人畜飲水和灌溉用水之後的10萬方富余水量交易給公司,企業生産用水難得以解決。

  除了用水權制度改革,貴州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和空間規劃體係、綠色低碳迴圈發展、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環境治理體係、生態保護修復、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8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監察執法機構垂管等6個國家級改革試點,率先在全國實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等多個試點走在全國前列。其中,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成功舉辦12屆,成為促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記者 幹江東 金秋時)

[責任編輯:劉昌餘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