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航天在20余個省份實施200余項智慧農業項目-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航天在20余個省份實施200余項智慧農業項目

2023-12-03 09:47:23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航天在二十余個省份實施二百餘項智慧農業項目

為土地裝上“智慧大腦”

  近日,在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清鎮駱家橋片區,記者看到,管理人員通過操作手機,即可遠程實現全程管控農田。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所屬貴州航天智慧農業有限公司,推出的“菜籃子設施蔬菜保供基地管控&&”,使這個片區的蔬菜種植變得更加高效、精準和可控,提高了生産質量和生産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

  這一&&實現了“大棚管理”“農事任務”“采收管理”“農事用工”等管理功能。這種簡單便捷的“一鍵管理”,其背後是基於航天科技的強大的農業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通信和AI等技術“硬支撐”。

  2007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在與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進行項目合作時得知,當地農業灌溉系統中使用的以色列進口閥門不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容易被泥沙堵塞,且存在價格昂貴、配件難買、售後服務困難等問題。

  為替代進口産品,該研究院利用強大的軍工製造技術,開展國産化實驗,突破技術難題,成功製造出第一批電磁閥門。“拿到新疆試用效果非常好。”貴州航天智慧農業有限公司副院長李露林説,“由此,我們這家公司應運而生,承擔起航天科技改變農業的歷史使命。”

  該公司科研團隊繼續在電磁閥門抗阻性和壓力損耗上做優化突破,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自主研發無線智能灌溉系統,將土壤墑情信息、作物蒸騰數據、氣象數據等信息通過傳感器收集到一個巴掌大的設備上,結合作物生長模型,制定輪灌計劃,按需自動調控泵、閥門、水肥一體化等設備,將原有的灌溉系統升級為智能灌溉系統,實現對作物的精準灌溉。

  該公司科技發展處副處長孟慶偉告訴記者,對比傳統種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涵蓋了提水、過濾、施肥、末端灌溉等環節,可以節約30%以上的人力資源和水資源,提升約20%的肥料利用率,1個管理員就能管理上萬畝田土,畝産糧食增收50至110千克,真正做到讓每一滴水滴得準、用得好。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承擔省級以上的研發項目10余項,自主研發項目100余項,在全國20余個省份實施了220余項智慧農業項目。先後開發了智慧農業物聯網雲&&、柑橘産業大腦、苔茶大數據雲&&、貴州省智慧農業(辣椒)大數據雲&&等數字&&,讓農業生産實現遠程可視化,為農田“裝”上了智慧的大腦。項目成果先後獲得全國農業節水科技獎一等獎、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貴州省工業設計大賽銀獎等近20項省部級榮譽。(記者 牟元媛)

[責任編輯:鄧嫻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