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本到田野 一次特殊的“跨界”生態科考-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從書本到田野 一次特殊的“跨界”生態科考

2023-12-02 09:41: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12月1日電(記者周宣妮)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辦的2023年度“關注森林·生態科考”主題科考活動在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一支由專家學者、北京林業大學師生、社會人士及巡護員組成的科考隊伍深入保護區,針對地質、植物、動物等多個學科領域開展科學考察。

  據了解,有別于傳統的單一學科專業型科考,此次跨學科綜合性科考旨在集多方所長、跨界合作,共同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展現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增進社會公眾保護自然生態意識。

  這是11月30日拍攝的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遵義市綏陽縣北部,地處大婁山山脈東部,總面積為2623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5.42%。作為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的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區內現有生物資源699科4576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植物共有112種。

  1300公頃的原生性亮葉水青岡林讓這片原始森林成為了各類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棲息的天堂,黑葉猴、紅腹錦雞、雲豹等6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繁衍其間。

  這是11月28日拍攝的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闊水擬小鯢。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保護區內的貴州寬闊水鳥類環志站內,負責人肖息正在悉心指導學生進行鳥類環志。如何輕柔地抓握鳥類,精準測量各項維度,翔實記錄數據,並最終放飛,對于北京林業大學的學生而言,這是一次書本知識真實呈現並運用到實踐的特殊體驗。

  11月28日,在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指導下,北京林業大學學生開展鳥類環志。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據研究鳥類學近15年的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胡燦實介紹,環志就是給鳥類頒發一張特殊的“身份證”,在無損傷捕捉鳥類之後,在其腿部戴上獨一無二的金屬環,再放飛自然。如若在不同站點或同一站點的不同時期,抓取到同一只鳥類,上傳數據庫比對後,就可以多點連線,了解鳥類的遷徙路徑。

  驅車趕赴林區,在一眾樹木之中,亮葉水青岡顯得格外高大,最粗壯的樹幹需三人合抱。在海拔約1762米的保護區內最高峰太陽山上,鋪設了蜿蜒陡峭的步道,令人望而生畏,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胡國雄拾級而上,耐心地為學生們講解珙桐的英文命名由來,以及我國近年來在植物分類學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

  這是11月28日拍攝的亮葉水青岡的樹幹。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師閆利平表示,在此次科考中,她不僅收獲了很多鮮活的教學樣本和素材,還通過與專家互動,把課堂搬到戶外,幫助學生把教室裏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

  11月28日,北京林業大學學生正在拍攝記錄植物。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保護區毗鄰的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內,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副所長周文龍帶領學生在溶洞中追蹤水的足跡,從一滴水的“旅行”為出發點探究造貌過程,用簡單的稀鹽酸滴定實驗直觀辨別岩性,深入淺出地演繹喀斯特的化學溶蝕特性,學生被他的講解深深吸引。

  11月28日,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副所長周文龍正在介紹溶洞岩壁成分。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李寒晴坦言,首次來到貴州,收獲了很多奇妙體驗。“雙河洞是亞洲第一長洞,獨特且形態各異的次生化學沉積物和壯美的天坑奇觀,一直都令我對貴州充滿向往。此次科考讓我們了解到,水在溶洞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石筍年輪紋層還能反映古氣候演變。”

  這是11月28日拍攝的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一景。新華社記者 周宣妮 攝

  “雙河洞探測與研究工作仍在不斷推進,伴隨著長度和深度的持續刷新,還有更多未知的科學奧秘有待去揭曉。”周文龍説,“此次生態科考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我們也希望借助更多高校的科研力量,跨學科的知識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解決溶洞開發與保護面臨的問題,更好地守護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瑰寶”。

[責任編輯:鄧嫻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