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建成充電基礎設施14.4萬個
加快構建“電動貴州”産業鏈生態圈

貴州金元電動重卡智能換電站。(貴州金元供圖)
省政府新聞辦12月6日召開“電動貴州”建設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介紹,我省將重點抓好産業發展、推廣應用、示範引領及宣傳引導工作,加快構建“電動貴州”産業鏈生態圈,努力實現“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70萬輛”的目標任務。全省有關單位和地方要堅持“公共領域+個人用戶”雙輪驅動,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同時,用好國家和地方以舊換新等系列優惠政策,定期調度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為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注入新活力。
補懲結合支持新能源貨車推廣應用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高度重視運輸車輛新能源替代工作,將結合行業情況,從給予高速公路通行優惠、給予報廢並更新資金補助、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設施、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等4方面,支持新能源貨車推廣應用。
在給予新能源貨車通行高速公路優惠上,從2024年1月1日起,對通行省內高速公路的新能源貨車ETC用戶,享受ETC9.5折和新能源貨車8.5折普惠性優惠減免。同時,在普惠性優惠減免基礎上,對通行有差異化收費政策的路段、時段和車型,再疊加優惠,最高可享受優惠達3.6折。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全省新能源貨車累計優惠減免金額達到746.57萬元。
在給予報廢並更新新能源貨車資金補助上,將按照國家和省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部署,對提前報廢國三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並購置國六排放標準新能源貨車的,根據提前報廢車輛時間、車輛類型等分類進行補助,最高補助14萬元/輛。目前,報廢並更新新能源貨車資金補助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在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設施方面,將對高速公路服務區136個老舊充電樁進行升級改造,新增充電樁單槍最大輸出功率提升至120千瓦以上。針對國家高速公路網“71118”主通道(G56杭瑞高速、G60滬昆高速、G69銀百高速、G75蘭海高速、G78汕昆高速)及重要景區充電繁忙的服務區,新增及改造充電樁單槍最大輸出功率將達250千瓦以上。同時,將有序推進重卡換電設施建設。按照《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高速公路)電動走廊戰略合作協議》有關內容,已選擇2條路段開展重卡充換電站試點項目。其中,在G7521渝築高速通道上採取“背包式”(後背式)重卡充換電模式開展試點工作;在G75蘭海高速通道上採取“底盤式”重卡充換電模式開展試點工作。
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上,聯合公安等部門持續開展治超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開展流動治超1.76萬次,查處違法超限超載車輛8757輛,監督卸載(轉運)車輛8652輛,監督(轉運)貨物22.66萬噸。同時,持續加強貨運源頭監管。截至目前,已開展源頭單位巡查4059次,發現違法超限裝載源頭單位372家,向相關行業部門抄送違法超限問題線索679個,營造了貨運公平公正良好氛圍。
鼓勵打造新能源重卡示範應用場景
新聞發布會發言人介紹,在《關於加快新能源貨車推廣應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強力推動下,全省各地迅速行動、狠抓落實,新能源重卡推廣應用呈現三個特點——
增量成績較為明顯。今年前10個月,全省新增註冊上牌新能源重卡617輛,高於近三年新增數量的總和。結合前期舉辦的多場産銷對接活動,從目前掌握情況看,預計還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應用場景與優勢緊密結合。我省礦産資源豐富,煤、磷、鋁、錳等49種礦産資源儲量排名全國前10位,資源優勢就是運力保障。同時,我省礦山資源主要集中在山間,非常適合新能源重卡重載下坡反向充電功能的使用,既能緩解里程憂慮,又能兼顧節能減排。
央企國企帶頭引領新風尚。以貴州金元、成黔集團為代表的企業牢牢把握“富礦精開”重大決策,全力推動能源領域綠色轉型。例如,貴州火電裝機規模佔比最大的企業——貴州金元近年來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推動關聯合作企業優先使用新能源重卡,截至目前,已在省內推廣新能源重卡919輛,建成換電站12座,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9萬噸、減少運輸成本約10%。
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行業碳排放量佔碳排放總量的10%左右,其中以燃油重卡為代表的商用車領域碳排放約佔全部車輛碳排放的65%。在此背景下,我省還將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繼續支持企業創新推廣應用模式,做好充換電基礎設施保障,鼓勵打造新能源重卡示範場景,全力推動新能源重卡上下游産業加快發展。
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化解“充電焦慮”
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省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車樁比已達到2.5:1,初步建成了以市(州)所在地為中心、帶動88個縣、輻射1145個鄉鎮、覆蓋185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網絡,基本形成了“樁站先行、適度超前”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可滿足我省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充電需求。
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建成充電基礎設施14.4萬個,充電功率286萬千瓦。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3.88萬個,充電功率184萬千瓦,平均單槍功率49千瓦,以直流快充為主;私人充電基礎設施11.1萬個,充電功率96萬千瓦,平均單槍功率9千瓦,以交流慢充為主;換電站34座,換電功率6萬千瓦,主要服務出租車、網約車、物流運輸、電動重卡、私人乘用車等。
當前,我省正多措並舉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規劃引領。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規劃研究,制定&&了《貴州省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27)》,明確了發展目標、建設重點任務等。
推進貨運新能源應用。目前全省共投入使用電動重卡1540輛,煤礦端建成專用裝卸通道53處,電廠端25處;加強城市公共區域充電站,目前已建成2629座。
加強居住社區充電設施建設。要求新建居住社區停車位100%配建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全覆蓋,大部分服務區建成充電設施3樁6槍,充電總功率達120千瓦至360千瓦。
加強完善制度機制。建立充電基礎設施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實行月調度、季督查、年報告機制加快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發展。
&&分時峰谷電價。優化峰谷時段、拉大峰谷價差,有效降低用戶充電成本。
搭建省級平台。組織建設貴州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監控與服務平台,實現充電設施在線監測、充電運營數據統計分析、充電導航及遠程監控等功能。
省能源局還明確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方向,比如2025至2027年度相關補貼重點支持電動重卡直流快充站、換電站建設,同時支持農村(鄉、鎮)地區公用電動汽車充電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公用電動汽車快充站、車網互動項目建設。(記者 管雲 盧世容 楊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