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迎香:鑿隧道拔窮根 興産業促振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鄧迎香:鑿隧道拔窮根 興産業促振興

2024-11-23 10:23:01  來源:貴州日報

  近日,記者穿過麻懷隧道,沿着整潔乾淨的水泥路,步入黔南州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田間整齊排列着現代化標準的食用菌種植大棚,步入棚內,濕潤的空氣夾雜着清新的平菇香味,撲鼻而來。麻懷村黨支部書記鄧迎香正與村民一同查看新引進的2萬多棒木耳菌種。

  “我們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模式,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將食用菌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通過構建勞務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村民就業,開創了固定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土地流轉租金促進農戶增收、收益分紅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局面。共帶動30戶90人,戶均增收2.9萬元。”鄧迎香説。

  鄧迎香被譽為“當代女愚公”,源於她當年“鑿隧道”的壯舉。

  麻懷村曾是一個交通閉塞的極度貧困村。四週山巒環繞,交通不便。1990年,鄧迎香嫁到這裡。她所面對的,不僅是艱苦的生活條件,還有那座橫亙在村子與外界之間的大山。

  “當時沒有測量儀器,難以辨別方位,我們只能依據地下水流方向進行開鑿,所以便有了隧道裏的這一段彎道……”當年,鄧迎香憑藉着一股幹勁與倔勁,帶領村民歷經13年,親手鑿出了一條216米的隧道。讓與世隔絕的麻懷村連通山外,最終引領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感動獎、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最美奮鬥者、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在鄧迎香辦公室的櫃子上,擺滿了她這些年所獲的獎狀和證書。“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日子過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面對榮譽,鄧迎香很淡然。

  2016年10月,鄧迎香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她決心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這些年來,鄧迎香四處考察,尋覓適合麻懷村發展的項目。

  如今,在她的帶領下,整合各類資源,成立貴州迎香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鄧迎香”品牌,因勢利導推進麻懷産業發展。2023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86萬元,村集體經濟突破150多萬元,村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持續提升。

  “我家發展食用菌種植5萬多棒,還養殖了4頭黃牛,空閒時還到産業基地打零工,現在收入越來越高,生活也更好了。”麻懷村村民黎永文説。

  從曾經鑿出隧道産業路,到如今合力謀發展,正是這種不等不靠、敢想敢幹、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的“麻懷幹勁”,讓這個小村子成為了貴州省委黨校、黔南州委黨校等單位的教育實踐基地。

  如今的“麻懷幹勁”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鄧迎香也成為勞模講師,不時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給更多人聽:“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麻懷人最不怕吃苦,談到吃苦精神,就必須講到當年挖隧道的事情……”

  如今,依託“麻懷幹勁”這一名片,麻懷村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動資源轉化升級,開展餐飲服務、鄉村旅游、紅色研學等項目。自建立以來,學習觀摩者達2.6萬多人次。舉辦青少年學生游學、軍事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100余次,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800余次,社會團體參觀學習400余次。

  鄧迎香説,以前的“麻懷幹勁”是要打通出山路、解決溫飽。現在的“麻懷幹勁”,是要讓村民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下一步,將大力發展研學基地,同時助推農特産品銷售,帶領更多村民致富增收。(記者 王維維)

[責任編輯:鄧嫻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