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貴州多地的天空頻頻出現火燒雲,讓無數人爭相奔赴各個景點“追朝霞”“追日落”。
一張張老百姓拍下的照片裏,火燒雲將天空渲染如油畫,與山川河湖、城市村落相映成景,成為我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美麗定格。
今年前三季度,貴州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99.1%,在全國排名第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數字體現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就是可知可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加快水污染治理,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提高污染排放標準等,集中攻克了老百姓身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堅持改善環境空氣質量,讓老百姓“吸得清新”。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強化環境質量考核、預警和精準管控。省生態環境廳按年度制定9個市(州)環境空氣質量管控工作督察方案、空氣質量管控指導和幫扶方案,對9個中心城市開展常態化移動走航監測,從日常、應急和專項三個方向開展督導,督促各地嚴格落實日常和應急情況下各項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
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讓老百姓“喝得乾淨”。我省共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3058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決落實“劃、立、治、管、測”措施,排查飲用水水源安全隱患,加快推進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強化環境執法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十四五”以來,全省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優良。
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管控,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按照防新增、去存量、控風險的思路,從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建設用地風險管控等方面,積極推進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生態環境監測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我省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已建成全面設點、全省聯網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地下水、農村環境和生態質量監測全覆蓋。
良好生態環境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是建設美麗貴州的重要基礎。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以美麗貴州建設為戰略牽引,加快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不斷創新工作機制,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助力貴州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走前列作示範。(記者 王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