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組織系統:為基層松綁減負 促幹部擔當作為-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組織系統:為基層松綁減負 促幹部擔當作為

2024-11-10 09:05:18  來源:貴州日報

  集結蘆笙隊、擺好攔門酒、體驗農家活……一到節假日,黔東南州&江縣&拱街道紅陽村黨支部書記吳敏就忙着張羅接待游客。“今年國慶假期,村裏接待游客2.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33萬元。”村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吳敏也樂在心頭,“減負和賦能同向發力,讓我們村幹部輕裝上陣,能夠更好地服務群眾、推動發展”。

  今年以來,&江縣聚焦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堅持為“車”減負、為“馬”賦能,着力解決村級組織權責不明、力量不強的問題,厘清權責邊界,下沉便民服務,切實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讓“小馬”活力滿滿。

  “要填的報表少了,開會的頻率也低了,我們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來琢磨村裏的發展。”紅陽村地處雷公山緩衝地帶,寨內山清水秀,民族風情古樸濃郁。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紅陽人,吳敏從成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第一天起,就憧憬着家鄉發展旅游的紅火場景。

  今年7月,省委聚焦減負、增收、提質、拓渠、優考推動“強雙基”,&&30條措施,其中進一步明晰了基層的“應盡之責”和“應減之負”。吳敏再也不用頻繁查看微信工作群的消息,原本被各種報表、各類APP牽絆的村幹部也“松綁”了,沉到一線問計問需謀發展。

  “針對村民反映強烈的鄉村旅游問題,我們逐戶走訪,召開院壩協商會,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通過微改、微建、精提,打造民宿、茶樓、農家樂等旅游業態,將閒置房屋統一盤活管理,讓鄉親們的‘旅游飯’更香。”吳敏説。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持續為基層減負。如何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營造幹事創業氛圍?貴州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一方面通過減證明、減考核、減掛牌等一系列精簡松綁舉措做好基層負擔“減法”,一方面通過充實力量、服務下移、深化改革等實招硬招做好賦能增效“加法”,讓廣大基層黨員幹部輕裝上陣、擔當作為、幹事創業。

  “很長時間,村幹部人少、事多、責重,件件工作都是‘重點’,加重了基層負擔。現在,村裏職責明晰,大家從‘全都幹’逐漸向‘照單辦’轉變,抓發展的方向更明、勁頭更足。”黔南州獨山縣百泉鎮百泉湖村黨委書記岑天武介紹,通過組織帶動、書記帶領、黨員帶頭的“三帶”法,百泉湖村集體經濟突破127萬元,群眾得分紅,幹部勁頭足。

  減負不等於減責任、減動力、減擔當。按照省委“強雙基”的部署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堅持協同聯動,清單化明責,推動資源下沉,切實為村級組織明責減負、松綁賦能,讓基層幹部集中精力做好帶動發展、推進治理、為民服務等工作,切實把減負成效轉化為幹事創業動力。

  銅仁市萬山區把清理基層組織“濫掛牌”問題作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着力點”,規範基層事務職責准入制度,從源頭上加強審核把關。近日,記者走進銅仁市萬山區敖寨侗族鄉甕背村,看到懸挂在村委會門口的眾多標牌都不見了,只保留了4塊牌子和2塊標識。“以前,村委會門口和辦公室挂着各式各樣的牌子,村民來辦事,不知道進哪個門、找誰辦事。減掉多餘的牌子和證明事項後,群眾對該到什麼地方辦事更清楚了,我們心裏對怎麼辦也有底了,不僅減輕了工作壓力,群眾也更加信任我們。”甕背村黨支部書記楊慧坦言。

  在貴陽市清鎮市衛城鎮犀牛村,村級事務權責清晰、執行順暢,一些功能重復、臨時性、長期不適用的微信工作群已全部清理。曾經,廣大基層幹部囿於文山會海,不敢離開辦公室,與群眾距離越來越遠。如今,越來越多基層幹部走進群眾家中,嘮家常、説心事。“從會場到現場,從辦公室到田間地頭,幹部服務群眾的時間多了,很多問題在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就化解了。”犀牛村黨支部書記林丹説。

  基層要減負更要增效。貴陽市通過下派民情助理、選派兼職委員、開展結對共建等方式,推動力量下沉、資源下傾、服務下移;六盤水市鍾山區儲備村級後備力量560余名,發展農村黨員40多名,組織130名村幹部完成學歷提升,做好賦能增效的“加法”……

  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做好為基層減負這道“必答題”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要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不斷鞏固和擴大減負成果,讓基層治理的“馬車”跑得更快更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記者 華姝)

[責任編輯:劉昌餘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