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煙嗆鼻,煙熏火燎不説,溫度和時間節點還無法精準控制,烤出來的煙葉質量參差不齊。在大家印象中,説起煙葉烤房,首先想到的便是這樣的場景。近年來,在貴州省貴陽市,一種更加節能、環保、省錢又省時的電能烤房正逐漸取代傳統的燃煤烤房,讓新質生産力發展在烤房更迭中得到了實質性的體現。
圖為煙田成熟待採烤
2024年,貴州省煙草公司貴陽市公司在開展煙葉烘烤工作時,將“綠色”作為鮮明底色,試點開展150座電能烤房建設,覆蓋4個縣(市)10個鄉鎮,有效保障3700畝煙田煙葉烘烤承受能力,提升烘烤質效的同時,也減少了環境污染壓力,降低了煙農的投入成本和勞動強度。
較低成本,助力煙農減工增效
“新建的電能烤房真的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平寨村村支書王啟閣説。今年烘烤季到來前,開陽高寨鄉煙區新建的20座電能烤房如期投入了使用。
今年,平寨村種植煙葉440畝,村裏有9戶煙農,都是種煙的“老把式”,烘烤經驗十分豐富。
電能烤房相較於生物質燃料烤房和傳統煤炭烤房,成本上具有較大優勢。燃煤烤房主要通過煤料的使用來控制烤房內的火候和參數,為了保證烤房內維持適宜的溫濕度,必須及時進行添煤,因此需要有人關注烤房的情況,對於一些種植大戶來講,還需要請工人幫助打理。“烘烤一炕煙需要5至8天,人就得整天守着烤房不能抽身,往年還要找人專門來負責裝料、清渣,增加了成本,一炕煙差不多得用一噸多煤,得花費約1400多元。”種植戶老劉説。
“電能烤房與生物質燃料烤房烘烤相比,單炕成本低300元左右,與傳統燃煤烤房相比,單炕就便宜將近500元,既省錢又環保!而且,電能烤房只需把溫濕度相關參數設置好,在手機上就能知道煙葉烘烤實時情況,10間、20間甚至更多的烤房一個人就能夠管得過來,對煙農來説,不用再另外找人了,人工這塊兒又節省不少開支。”龍崗煙葉站烘烤主管吳春偉介紹。
圖為電能烤房全貌
精準控制,全力保障烘烤質量
“俗話説得好,要想煙葉賣得好,關鍵是烘烤。”不論是傳統的燃煤烘烤還是生物質顆粒燃料烘烤模式,對掌握溫濕度技術要求比較高,相當考驗個人的烘烤水平,烘烤的質量關係到最終煙葉成品的成色和等級,與煙農一年的收入密切相關。
今年六月,兩個十連體電能烤房落戶平寨村,從源頭上解決了煙葉烘烤過程中産生的煙塵污染空氣的問題,進一步推動烤煙烘烤由傳統烘烤轉型成綠色烘烤的新型烘烤模式。
與傳統烤房相比,電能烤房具有電能烤房具有升溫快、穩溫強、精準度高、操作簡單等特點,烤出來的煙葉色澤好,品質比以前更好了。可通過手機App&&遠程可監、可控、可調,並能實現精準控溫、排濕,全過程閉式烘烤,最大程度保留煙葉香氣,大幅提升煙葉烘烤的合格率,將烘烤損失控制在6.5%左右,相較燃煤和生物質顆粒烘烤模式減少近1%。
圖為電能烤房烘烤出的煙葉
低碳烘烤,助力綠色循環發展
“過去,煙葉烘烤大煤烤房的情況下,常常伴隨着污染較重的問題,今年122座電能烤房落戶開陽煙區,煙區告別了‘煙熏火燎’,新式的電能烤房的使用在降低碳化物、硫化物、粉塵等空氣污染物排放上具有明顯的效果,個別煙區真正實現了煙葉綠色烘烤,達到了生態和效益雙贏。”貴州省煙草公司貴陽市公司調製工匠負責人劉紅峰説。
當前,電能烤房已經在烤煙季後的閒置月份充分利用起來,聯合地方政府積極探索將電烤房和烤房群場地利用,把“煙葉+特色農産品”多元模式再次向縱深推進,集中把村民種植的蘿蔔、木耳、香菇、貢菜以為代表的煙後蔬菜等農産品拿到電烤房來烘烤,實現一舉雙得,一房多用,助力煙農實現農閒季在家門口“再就業”增收。(劉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