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裝載“貴州造”新能源客車的出口專列停靠在貴陽國際陸港都拉營站。(新華社發)
10月28日,一列裝載有28輛“貴州造”新能源客車的出口專列,從貴陽國際陸港都拉營站駛出,經由磨憨口岸出境後,7天左右將直達老撾萬象南車站。
這是中老鐵路開通以來,貴州首次開行到老撾的汽車出口運輸專列。這趟專列實現了三個首次:貴州本土生産的新能源客車首次出口老撾,首次以非集裝箱模式發運國際班列,首次整列直髮中老班列,在我省與老撾間建起了一條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此次出口老撾的新能源客車共55輛,分兩批次運輸,另一列裝載27輛客車的專列於29日發車。”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客車屬於大型商品,通過鐵路運輸最經濟也最安全,可有效節約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此次出口老撾的綠色新能源客車將用於老撾首都萬象首條智慧化現代化快速公交系統,為老撾公共交通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次出口也是中國和老撾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深化合作、共贏發展的重要成果。
據悉,為保障該批次新能源客車出口,省商務廳、貴陽海關、貴陽綜保區、貴鐵物流中心、雲南省國際班列服務貿易公司等多單位從貨源組織、運力保障、運輸服務、通關報關等方面密切配合,並充分發揮貴陽綜保區與貴陽國際陸港區港聯動效能,從測試、報關到出口、派送進行全流程服務,保障了該批次新能源客車順利走出國門。
“我們今年3月就開始籌備此趟專列相關工作,多方配合下,實現了順利開行。”貴陽國際陸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軍介紹。目前,貴陽國際陸港已開通了中歐(中亞)、中老、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黔粵班列,今後將繼續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對外貿易大通道、高質量發展大通道,為我省産品“走出去”暢通道路。
貴陽海關所屬築城海關為此成立了中老班列服務專班,為企業提供從申報到放行全流程業務支持,並指導企業採用轉關模式通關,在屬地即可完成申報、查驗、放行等手續,幫助企業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經濟成本。築城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曹旭&&,下一步,築城海關將持續落實好海關一攬子穩外貿政策措施,更好服務“強省會”建設和貴陽外貿高質量發展,助推平台通道建設取得更多更大成果。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將持續依託貴州交通區位優勢,發揮多式聯運平台作用,不斷強化貴陽國際陸港開放型經濟門戶功能,全力建設西南地區重要的國際貨運樞紐,做優做強“黔貨出山”開放主通道。(記者 馮倩 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