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2024-10-21 10:36:27  來源:貴州日報

科技賦能紅色文化 紅色沃土“黔”景無限

“紅飄帶”試運營一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

  每當飛機臨近降落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時,透過舷窗可看見一座紅色的巨型建築似絲帶一般逶迤鋪展在青山綠水間,這就是位於貴陽市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的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紅飄帶),同時也是全國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數字科技體驗館,被許多游客作為打卡貴州的第一站。

  貴州是紅軍長征活動時間最長、活動範圍最廣的省份。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貴州以科技賦能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紅飄帶”集文化、科技、藝術於一體,由數字演藝《紅飄帶·偉大征程》和《紅飄帶·多彩飛越》兩大部分組成,數字化全景再現長征之路。自試運營以來,成為貴州紅色文化景點頂流打卡地和研學地。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顯現

  2023年10月22日,紅色文化與前沿科技完美融合的“紅飄帶”正式啟動試運營。通過“全域行浸”和數字科技,帶着觀眾重走長征路,沉浸式體驗遠征的艱苦卓絕、紅軍的英勇壯烈、長征的可歌可泣、精神的永垂不朽。

  “感動!”“震撼!”……很多參觀體驗過“紅飄帶”的游客爭相在網絡&&留言推薦。同時,“紅飄帶”試運營被央視報道10次、省內外媒體報道300余次,曝光量破5億次,黔貴大地上升騰起一抹耀眼的“紅”。

  “‘紅飄帶’讓我深刻體驗了長征精神。”今年國慶假期,慕名而來的湖南游客田鋒觀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社會效益日益顯現的同時,“紅飄帶”的經濟效益也逐漸凸顯。負責“紅飄帶”建設運營的貴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柳啟陽介紹:“截至目前,合計演出超8300場,接待省內外入園游客100萬人次、購票觀演游客近80萬人次。《紅飄帶·偉大征程》單日最高演出11場、《紅飄帶·多彩飛越》單日最高演出82場,單日最大接待游客2萬人次。”

  與此同時,省內紅色旅游也熱力四射。近年來,貴州持續加大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力度,對紅色文化遺産的保護和運用不斷投入,讓紅色旅游持續保持熱度。

  “創新推動紅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建成長征文化展示的‘雙子星’——‘紅飄帶’和《偉大轉折》演藝項目,加強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等建設管理,紅色文化整體呈現水平顯著提升。深植文化根脈,用好用活紅色文化,保證了紅色文化的鮮活生命力,實現了紅色文化在培根鑄魂中的教育功能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助推功能。”遵義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軍星認為。

  愛國主義教育&&作用不斷發揮

  “在科技與文化高水平結合的《偉大征程》中進行學習、接受教育,仿佛置身歷史長河,穿越時空、直擊心靈。”10月17日,2024年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負責人培訓班成員走進“紅飄帶”開展情景教學活動,觀看完《偉大征程》,上海市委宣傳部宣傳教育處副處長范嶸動容地説,作為黨的誕生地的一名宣傳幹部,要學習兄弟省的先進做法,用高質量的文化産品,打開更多觀眾的心靈,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偉力,共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柳啟陽介紹,“紅飄帶”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場館空間,圍繞音樂思政課、音樂黨課、科創美育三大類,自研開發了12門課程,因材施教,將黨史學習教育生動鮮活地融入思政教育,充分發揮鑄魂育人的作用。

  “目前有多家大專院校或系統單位將‘紅飄帶’作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或培訓基地,已有多個社會團體和組織前往‘紅飄帶’開展情景教學。”柳啟陽介紹,“紅飄帶”現已接待團客50萬人次,其中參與“紅飄帶”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成人團隊超25萬人次,研學的學生團隊超7萬人次。

  “‘紅飄帶’為學院開展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培養師生愛國主義情懷提供全新的資源與場域。”2023年12月13日,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授牌“紅飄帶”紅色文化教學基地。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務處處長楊華洋&&,學院將“紅飄帶”作為紅色文化教學基地,有利於進一步推進紅色文化進入統一戰線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助推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學科研工作。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傑曾&&,建設好包括“紅飄帶”在內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是發掘好、利用好豐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文化説話的紅色文化宣講重要舉措,內涵豐富,意義重大。

  科技賦能拓展文化業態

  作為我省新興的紅色旅游景點,“紅飄帶”被央視譽為“打開多彩貴州之旅的第一站”。“紅飄帶”項目總導演、總設計王志鷗介紹,作為首個全域行浸式紅色文旅數字體驗館,“紅飄帶”擁有業界最複雜的實景異形顯示系統,集合AI虛擬交互、全息影像、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技術、三維聲場等最新科技手段,數字化全景式再現長征之路。

  以“數字科技+紅色故事”的呈現方式,帶給觀眾震撼的參觀體驗,正是我省不斷探索科技賦能拓展文化業態的創新舉措。1月15日,在遵義市偉大轉折劇場進行首次試演的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偉大轉折》劇目,同樣是貴州以科技賦能紅色文旅的新嘗試。

  貴州偉大轉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周通告訴記者,該劇舞&動效機械裝置是為該演齣劇目專門定制,整套系統設計複雜,佈滿劇場各個空間,這些機械設備可按照劇情需求升降、平移、旋轉、翻轉,同時配合聲、光、視頻效果,使舞&時空不斷發生變化,能夠給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目前,該劇正在申請“觀眾席瀑布水效裝置”等8項科技專利。

  近年來全省各地在摸清“紅色家底”的基礎上,將分散零落的紅色資源連點成線、串珠成鏈,讓更多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柳啟陽介紹,當前,“紅飄帶”正努力發揮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的引領作用,積極與其他紅色場館、文旅項目形成互補、聯動,與《偉大轉折》等紅色演藝強化合作、形成疊加效應,從而為現有紅色文化資源的活態轉化運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示,有助於推動其他紅色場館和演藝與科技進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貴州紅色文化的燙金名片。(記者 黃若佩)

[責任編輯:吳雨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