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
黔地共繪同心圓
近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貴州省15個集體、14名個人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表彰。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對我們的認可,也是對今後工作的鼓勵。我們將繼續發揮中國天眼景區的資源優勢,不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添磚加瓦。”模範集體代表,貴州平塘問天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曾祥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民族團結穩定、和睦相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前提。近年來,貴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實現貴州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奮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
頂層設計:強化引領,推進模範省建設
2021年底,貴州提出“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目標,對全省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2022年12月,《貴州省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實施方案》&&,提出“六個典範”,明確35項具體任務措施,為貴州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明晰了實現路徑。
2023年5月,貴州召開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推進會,對模範省建設工作再部署、再強化、再推進。
今年8月,貴州召開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工作調度會,進一步壓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形成共同推進模範省建設工作的濃厚氛圍。
…………
通過不斷強化頂層設計,貴州將模範省建設工作貫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
黔南州以探索打造“七個典範”為目標,以落實“六個一”為主抓手,加快建設“五個新黔南”,積極探索民族地區中國式現代化黔南實踐,推動新時代黔南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畢節市圍繞“兩區一典範一基地”戰略定位,深入推進“聚民族同心之力,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行動,深化“同心”實踐,創新工作機制,不斷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
全省各地各部門緊扣主線狠抓落實,模範省建設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民族地區發展能力不斷提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不斷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載體不斷創新、宣傳教育形式不斷拓展、理論研究闡釋成果不斷豐富,在深化思想教育、推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融互嵌、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水平、創新實踐路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示範引領:打造典範,構築精神家園
走進貴陽市觀山湖區東林公園,“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標語隨處可見。這裡不僅是市民的“後花園”,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
“公園設置了‘共同疆域、共同歷史、共同文化、共同精神’四個主題區域,群眾可以通過文化墻、文化柱、文化長廊學習理解黨的民族工作最新理論成果,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東林公園講解員介紹道。
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貴陽市觀山湖區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強力推進“産業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建設,着力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氛圍。
觀山湖區的生動實踐,是貴州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貴州把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作為重要戰略任務,在全國率先探索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六個典範”,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8”示範試點及廊帶建設,形成一批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抓手和典型經驗;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9個市(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實現全覆蓋;在全國率先探索建設民族團結食堂,目前已建成民族團結食堂151個;在民族地區創新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和實用技能“雙培”行動、“推普興鄉”行動,培訓國家通用語言和實用技能41萬餘人次;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建設工程,在城鄉建設、重大活動中融入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持續推進貴州省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系列民族文化品牌活動,爭取國家民委在貴州省舉辦2024年民族團結“村BA”籃球邀請賽和“民體杯”全國龍舟、獨竹漂比賽等活動。
文旅搭&:巧用資源,促進民族“交融”
6月10日,第一屆全國“班超”友誼賽在黔東南州榕江縣開賽,來自西藏日喀則市的上海實驗學校珠峰雪鷹隊與榕江縣青少年“班超”代表隊打響揭幕戰。賽前,兩隊學生互送哈達、彩帶等民族特色紀念品,各族青少年以球會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班超”是榕江縣今年廣泛開展的中小學“班級足球超級聯賽”,被稱為青少年版的“村超”。通過搭建“班超”體育平台,挖掘培育足球後備人才,推動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今年3月以來,全縣共開展“班超”比賽1189場次,覆蓋12463人次。
“我們將用好足球這一世界通用語言,借助‘村超’平台,主動融入並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民族自信,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榕江縣副縣長黃國鋒説。
近年來,貴州各地充分利用文旅資源,潛心做好挖掘轉化文章,推動文旅活動成為各族群眾增進“五個認同”的新平台,進一步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安順市西秀區通過舉辦“跳花節”“美食節”“櫻花節”“吃新節”等特色活動,為各族群眾搭建起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展現各民族團結發展的繁榮景象。
貴陽市清鎮市利用各類傳統節慶活動、民族文化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圖片展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社會氛圍。
…………
新征程上,貴州將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紮實推進貴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奮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省,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磅礡力量。(記者 徐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