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白酒包裝産業全力構建全鏈條新業態——
貴州造超八成
直徑40毫米塑料防偽瓶蓋的誕生,要經過多少道生産工序?
9月14日,記者來到貴州啟航包裝製品有限公司。
“塑料顆粒通過自動集中供料系統,送入注塑機料筒,經過200多度的高溫,使塑料顆粒迅速變成熔體(流體)狀態,隨後將流體高壓注射進模具裏面,隨即冷卻定型。”貴州啟航總經理茍樹庭説。
隨着塑料流體的注入和模具冷卻系統快速定型,一個個瓶蓋的零部件在模具內部基本成型。
茍樹庭説:“我們的瓶蓋由10余個零部件裝配而成,與酒體直接接觸,必須符合食品級標準。外部件要經過噴塗或電鍍、印刷燙金、賦碼信息、採集關聯、清潔除塵等30余道工序,方能交付客戶。”
貴州啟航位於遵義市習水縣溫水工業園區,是一家集酒類防偽瓶蓋、亞克力透明禮盒包裝研發、生産、製造和銷售於一體的企業。目前,企業塑料瓶蓋産能30萬隻/天,亞克力透明盒産能約1.5萬個/天,是茅&、習酒、瀘州老窖、五糧液、郎酒等眾多國內名優酒企的供應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近年來,100余家省外包裝重點企業先後入駐貴州,建成了5個包裝産業園區,完善了以白酒包裝為主,覆蓋全省輕工業的包裝産業鏈。
貴州白酒酒類包材産業省內包裝配套率,已經從2018年的22.7%提升至如今的80%以上。在15個白酒包裝大類中,有11個品類已基本實現就近配套,歷經了從包裝“向黔看”到包裝“在黔幹”的轉變。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包裝産業規上企業188戶,産值超過百億元。
“貴州白酒包裝産業正逐步構建全産業鏈條新業態,實現從生産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貴州省白酒産業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程三知説。
近日,在貴州仁懷佰勝智能化紙質酒盒生産基地建設項目現場,100余名工人正全力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
“智能化紙質酒盒生産基地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億元。當前,主體廠房建設即將封頂,設備將於11月開始進場。項目建成後,能達到5500萬隻各類高端白酒包裝的綜合産能。”項目負責人王思淼告訴記者。
作為遵義市白酒産業重點發展區域,習水按照“産業化、規模化、品牌化、品質化”發展思路,持續做大做強白酒首位産業,鞏固“2+3+N”的白酒産業布局,奮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産基地和全國醬酒包材配套基地。
習水經濟開發區通過精準招商選商,打造形成了溫水、二郎白酒配套産業園區,着力推進包材産業鏈、釀酒裝備産業鏈建設。通過引進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建設白酒釀造智能裝備生産基地。生産上甑機器人、摘酒機器人、出窖入窖機器人、酒醅輸料系統等系列工匠機器人産品,為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白酒企業智慧化生産配套提供就近服務。
去年9月,奮進公司增資2億元,開啟智能釀造裝備産業化基地項目建設,在白酒智能裝備市場加大投入,力爭通過2至3年培育,成為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為白酒行業提供全面的釀酒數字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
“我們將持續鞏固壯大溫水、二郎包材園區,推動已引進的白酒包材企業投産達産,形成綜合競爭力強、現代化水平高、産業集聚效應好、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的貴州省白酒包材配套中心,為貴州、四川、重慶等地市場提供40%以上的包材配套,打造百億級白酒包材配套園區。”習水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説,今年該縣將加速建設溫水、二郎白酒包材配套産業園區,啟動建設馬臨商貿物流園區,並持續引進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産業鏈長的白酒包材綜合性項目。
隨着白酒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如何提升白酒包材産業發展活力?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敖鴻説,要進一步整合各種資源,引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包裝創意設計企業,增強産業鏈構建能力,提升企業技術研發創意設計在高端製造領域的運用和市場服務能力。
敖鴻説,將支持包裝企業改善産品供給體系,打破和完善利益鏈,豐富提升企業品牌。幫助企業緊跟包裝産業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加大技改力度,整合産業鏈供應鏈有關資源,形成競爭優勢。(記者 江婷婷 朱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