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總動員、總部署。全省財政系統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為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財政保障。
一是健全現代預算制度,不斷提升財政治理能力。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持續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和財政治理效能。收入上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將分散在各個口子、游離於財政監管之外的財政資金、國有資産、公共資源管起來、用起來,切實增強財政“生財”“聚財”能力。支出上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打破“基數”觀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健全支出標準體系,強化預算約束,不折不扣落實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從預算源頭擰緊“總開關”。管理上更加突出績效導向,完善預算績效評價制度,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切實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對教育科技人才、醫療衞生、社會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重點領域的保障,把寶貴的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
二是落實稅制改革任務,更好發揮稅收政策功能。按照國家稅制改革統一部署,落實完善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和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積極承接國家對地方稅收管理授權,落實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和抵扣鏈條等政策,加強地方稅體系建設,發揮稅收制度籌集財政收入、調控經濟運行、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
三是完善省以下財政關係,增強市縣財政保障能力。深化省以下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適度強化省級事權。結合稅制改革,優化省與市縣共享稅分享比例。完善省對市縣轉移支付制度,加大財力下沉力度,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加快建立權責配置更為合理、收入劃分更加規範、財力分佈相對均衡、基層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財政體制,堅決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增強市縣落實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的財政保障能力。
四是統籌發展與安全,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搶抓國家未來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以及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大機遇,多渠道籌集資金,聚焦支持“六大産業基地”建設、打造“3533”重點産業集群,服務推進“富礦精開”,助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強源頭治理,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有序化解存量債務,健全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