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高原兵連續六年立功人數破百-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威寧高原兵連續六年立功人數破百

2024-08-05 10:49:52  來源:貴州日報

  時值“八一”,一份張春艷的個人三等功喜報從西藏軍區某部發出,及時送到了威寧自治縣海拉鎮新海村,張保登夫婦手捧兒子的立功喜報喜笑顏開。

  從青藏高原到烏蒙高原,這樣的“喜報連線”每年都要上演上百次。據統計,2018年以來,威寧籍官兵已連續6年立功人數破百,累計646人次,立功受獎率是貴州全省平均數的8倍,此外每年還有數百名威寧籍官兵獲得“四有”喜報,持續呈現出“群體立功”現象。今年初,威寧高原兵“立功群體”獲評貴州省首屆“黔動先鋒”,威寧高原兵品牌愈加聲名鵲起。

  威寧自治縣人武部政委張勇告訴記者,作為高原兵儲備區,威寧自治縣每年都有數百青年從軍報國,超過一半的新兵爭赴高原服役,每年立功率接近當年入伍總數的30%,有超40%的官兵在義務兵階段後因表現優異成功留隊,每一組數字都遠高於全省甚至全國平均水平。

  威寧自治縣雙龍鎮涼山社區朝陽組只有40余戶,卻有21人先後參軍、88人次立功受獎,成為遠近聞名的“功臣村”。威寧自治縣中水鎮上寨村90歲老戰士王開友,他和兒子、兩個孫子三代人四個兵接續戍邊西藏,成為讓人稱頌的“兵世家”。在威寧自治縣,類似的“功臣村”“兵世家”有很多,爺孫兵、父子兵、父女兵、兄弟兵的故事隨時在更新。

  威寧高原兵“群體立功”現象的出現,與該縣深厚的紅色歷史傳承、國防動員工作高質效開展息息相關。

  “貴州屋脊”威寧平均海拔2200米,培塑出威寧人出色的身體素質。作為紅軍長征時期“烏蒙迴旋戰”的主要發生地,威寧是紅色沃土英雄之鄉。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和優秀高原兵的實例,威寧構建起多形式、大範圍國防教育“七進體系”,紅色文化和國防教育的持續澆鑄,使從軍報國、立功軍營理念成為威寧人重要的群體認同。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軍地各方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廣泛深入開展“同心向強·共衛國防”活動,通過聚力機制提升社會崇軍擁軍共識,通過培塑機制抓實預徵預儲,通過嚴徵機制確保優兵率,持續推動軍隊和國防動員工作邁向高質效,確保威寧高原兵源源不斷。

  “威寧高原兵‘立功群體’的産生,既得益於部隊真打實備的練兵景象和風清氣正的軍營環境,又得益於貴州軍地聚焦備戰打仗、堅決落實‘貴送精兵’要求輸送高質量兵員的一系列舉措。”畢節軍分區政委李祥軍説。

  威寧高原兵不僅在軍營刻苦戰訓勇立功勳,退役後也依然堅守軍人本色,在各自崗位挺膺擔當立志成才。截至目前,威寧自治縣僅“兵支書”“兵校長”等就有650餘人。(記者 歐陽海南 通訊員 林貴鵬 韓賢普)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