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在清鎮市對林草濕荒區域普查試點工作開展全面總結評價。試點工作成果得到專家組高度肯定,為下一步我省深入推進林草濕荒普查積累了經驗,標誌着全省首個林草濕荒普查區域縣級試點在貴陽完成。
據了解,森林草原濕地普查和荒漠化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調查監測,統稱“林草濕荒普查”。開展林草濕荒普查,是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按照“10年一次普查、年度動態監測”調查監測體系安排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
為確保順利完成全省林草濕荒普查任務,在工作程序、調查質量、工作效率、經費安排、組織協調等方面探索實踐經驗,今年6月,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決定在貴陽市先行開展縣級區域試點。
本次試點普查共分8個小組,近2個月時間開展全流程的普查試點工作,先後完成內業判讀林地地類不一致圖斑1.4萬個,篩選出無法判讀的圖斑395個,到14個鄉鎮進行外業調查,掌握了圖斑的地類、林分因子真實現狀。在工作程序、技術路徑、質量保障等方面為全省開展林草濕荒普查提供了可借鑒的工作經驗。(記者 王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