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視劇《黔城似錦》劇本創作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主辦,退役軍人事務部宣傳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等有關單位領導出席。
作為中宣部推動影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電視劇《黔城似錦》以新時代背景下,一個年輕“兵支書”的成長歷程為主線,講述了他帶領一群同齡人,在黔山貴水的鄉村振興中,完成從“蟻族”到“雁族”人生蛻變的故事。
研討會上,退役軍人事務部宣傳中心副主任倪光輝高度肯定《黔城似錦》的示範作用,認為以兵支書為主體開展的文藝創作是對廣大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的示範引導,是進一步發揮思想文化宣傳優勢,樹立退役軍人社會形象的時代需要。“截止到2023年底,貴州有一萬多名兵支書,持續奮戰在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為推進貴州的鄉村振興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期待每一位兵支書都能在《黔城似錦》的激勵下更加擔當作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發揮他們獨特的光。”
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徐穎介紹了貴州的相關情況,希望六百年的屯堡史詩、新時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以及一群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兵支書、新農人,通過《黔城似錦》主創團隊極富創造性的演繹,能夠産生奇妙的化學反應,為觀眾呈現一個動人的貴州故事、一幅鮮活的時代畫卷。
“安順脫貧攻堅做得比較好的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一個好支部。而好支部有一個帶頭人,這個人相當大的比例是退役軍人。”安順軍分區原政委閆海介紹了《黔城似錦》的創作背景和兵支書的由來。“兵支書所在的村子,群眾滿意度都在95%以上。現在兵支書的2.0版鄉村已經成了全省鄉村振興的示範點。創作《黔城似錦》具有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
鄉村振興中,農村是中國社會的最後一道屏障。《黔城似錦》總編劇、導演,軍人出身的王新軍分享了該劇的創作初衷和創作歷程,“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戲?這部劇是跳出農村寫農村,以城市與農村的相互守望為視角,鮮活展示二者之間所面臨的問題。我們試圖用電視劇的方式去構建中國大部分農村的未來藍圖,做一個中央政策的貴州答案。”他介紹:“我們去貴州安順采風採訪,去了二十個村落,和二十多個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經歷的兵支書交流。這部劇呈現的兵支書,包括他跟村民的一些具體細節,80%以上來自他們身上發生的真實案例。”
《黔城似錦》以一個“兵支書”的成長歷程為主線,重點突出在鄉村振興的舞&上,優秀退役軍人這一群體,立足家鄉熱土,不忘軍人本色,成為基層發展治理、推進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式的人物形象,準確詮釋了——“基層黨建的引領者”、 “基層政權的穩定者”及“發展致富的帶頭人”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也從各自角度提出了《黔城似錦》劇本審看意見,在人物、主線、&詞等細節上給出了專業建議。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希望《黔城似錦》站在時代高度寫,寫出它的新意,要成為一部標誌性意義的農村題材作品。“今天寫農村題材,最重要的一個標誌是三中全會提出的城鄉融合,鄉村振興跟城市文明互補共進。《黔城似錦》的生命力在於塑造一個實現城鄉融合,實現三種文化的這個歷史新節點上的一個新人物,這是最關鍵的。要用馬克思主義美學觀全力塑造好一個新時代農村題材藝術畫廊裏前所未有的兵書記形象。”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系統梳理了中國農村題材電視劇創作發展脈絡,高度評價《黔城似錦》敏銳感受了中國農村即將發生的第四次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望實現中國農村題材文藝創作的第四次創作高峰。他認為《黔城似錦》在創作上有四個新意。“第一、開掘出新主題;第二、塑造了新人物;第三、講述了新故事;第四、表達上有新追求。這部劇傳達了一種新的創作勢頭和創作方向,甚至給優秀作品的誕生提供了一個充滿新生活和新探索的生活源泉。”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黔城似錦》在題材拓展上,緊扣時代,呼應了三中全會提出的城鄉融合發展。在內容立意上,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下一步應該怎麼做?這部劇觸及到的是農村的普遍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他認為,“鄉村全面振興,關鍵是文化要振興。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三種文化的影響下,兵支書鄭曉黔應該成為農村文化發展的引領者,鄉村振興的引領者。”
“農村和城市的守望相助,這部劇是對新農村和城市關係的一種新呈現。”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在人物群像塑造、作品格調氣質和地域文化展現方面給《黔城似錦》提出了建議。她&&:“六百年獨特的屯堡文化帶有強烈的貴州地域歷史文化,從泥土當中,從歷史深處走來,能讓這部劇亮起來,既連接歷史,同時又有新時代城鄉融合的理念,這是從過去走向未來的一部很有分量的作品。”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在總結中給《黔城似錦》劇本提了三點創作建議:“第一、劇本變化巨大,意義巨大;第二、建議同期套拍紀錄片,更多展現那些感人的兵書記故事;第三、做好聚焦,聚焦本土文化——屯堡文化、聚焦山川秀美、聚焦兵的特點、聚焦城鄉協調發展。”
主創團隊&&,將根據本次研討會意見,進一步打磨劇本,使之更加豐滿完善,力爭將這部電視劇打造成一部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的精品佳作。(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