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雙基”固根本
——“黔進先鋒·貴在行動”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組織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貴州視察,對紮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固基本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省委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總載體,聚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實施“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着力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夯實基礎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只有黨的各級組織都健全、都過硬,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黨的領導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構建大抓基層的“四梁八柱”。省委全面系統謀劃部署全省基層黨建工作,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廣泛徵求意見,打出一套推動全省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2023年1月至5月,先後&&《關於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農村、城市、機關、國有企業、高校、公立醫院、新興領域7個領域基層黨建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圍繞“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總載體,堅持發揮優勢、注重引領、整合資源、解決難題、推進共治、凝聚群眾,着力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省委‘1+7’系列文件把‘六個必須堅持’體現在對全省基層黨建工作的謀劃部署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分類指導、精準施策,貼近基層實際,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破解大抓基層的難點問題。今年,省委把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作為省委常委會大興調查研究推進重點工作的十個課題中的第一個,省委主要領導親自挂帥、牽頭負責,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多次進行專題研究,緊盯基層幹部急難愁盼和“老大難”問題,圍繞“減負、增收、提質、拓渠、優考”5個方面重點,提出了30條較為具體、“乾貨”滿滿的政策措施,明確了為基層減負賦能、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思路舉措,讓基層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推進工作落實、服務廣大群眾。
省委始終把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關鍵。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更加自覺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進一步充實基層黨建工作力量,加大發展黨員工作力度,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積極引導黨員作貢獻、當先鋒,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分類施策 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6月23日,織金縣自強鄉橋上村已經數日連降大雨。
“我腿上有傷,行動不便,母親也有心臟病。眼看大雨又要來了,我慌得不行。”橋上村村民鄔亞興正憂心忡忡,自強鄉黨委組織委員孫加文帶領村幹部和消防隊員趕到。“6個人用擔架把我抬上了皮划艇,又把我母親背上去,這才成功撤離。”鄔亞興説。
連日來,我省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聞“汛”而動、衝鋒在前,讓黨旗在防汛抗洪一線高高飄揚,不斷築牢守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堅實堤壩。
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里”,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先一公里”。圍繞基層基礎“強雙基”,全省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指導意見》及7個領域基層黨建配套行動方案,把基層黨組織建強,把基礎工作做紮實。
在農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着力加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實施村級後備力量培養工程。集中選派3萬餘名駐村幹部幫扶1萬餘個村,“一縣一方案”統籌推進2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取得新成效;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2023年整合8.32億元資金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較2022年增加797個;50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綻放新顏。
在城市,深入推進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省、市、縣三級全部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並完善運行規則,持續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能力,全省365個街道和2499個城市社區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並實行兼職委員制。設立1.8萬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延伸黨的組織覆蓋。深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將2.5萬名社區工作者納入職業體系管理,新選聘5700多名社區工作者。優化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功能,推動33.9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融入基層治理。
在機關,深入實施“雙帶五引”工程,深化“雙報到雙服務”,推動3000余個省直機關黨支部與村黨組織結對,推進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建設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的模範機關。
在國有企業,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重要要求,分層分類推進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推動大數據賦能國企黨建,加強省管企業黨建品牌創建、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全省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在學校,持續提升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運行質量,加強對青年教師思想教育引導和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全省4246所符合條件的中小學校建立了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在公立醫院,嚴格執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深入實施臨床醫技科室“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着力建設“五好醫院”,推動抓黨建促醫療服務能力水平提升。
在新興領域,省委組織部主要領導開展領題調研,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創新發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質效不斷提升。推進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貨車司機群體黨建經驗入選中央組織部、中央社會工作部首批典型案例。
從農村到社區,從國企到民企,從傳統領域到新興領域,黨在基層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不斷擴大,戰鬥力凝聚力越來越強。
排隊抓尾 讓後進趕先進、先進更前進
每逢周三,貴陽市清鎮市青龍山街道東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派熱鬧景象,黨員幹部和居民一起打掃公共衞生、圍繞社區建設開展討論……“小區有回遷戶、安置戶、租住戶,生活習慣不同,之前矛盾易發多發。現在社區開展‘相約星期三’等活動,大家定期見面交流,逐漸形成愛護家園的共識,氣順了心齊了。”社區居民段明文説。
東山社區的實踐,是我省開展“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生動注腳。去年以來,全省農村、城市基層黨組織深入實施“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有力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明確排隊標準。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全省各地聚焦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個基本”建設成效,根據平時掌握的情況,結合上年度綜合考核、“擂&比武”、述職評議等結果,對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進行科學評價、全面排隊分類,逐一“過篩子”,按照一定比例確定後進和先進黨組織。在排的過程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搞繁瑣指標、不搞考核評比、不增加基層負擔。
着力整頓後進。對後進基層黨組織,堅持“一對一”精準制定整頓提升方案,對症下藥,精準整頓,不斷補齊短板弱項,促進整改提升。貴陽市採取“鄉鎮摸排、區縣研判、市級統籌”的方式,確定後進村(社區)黨組織134個,為後進村(社區)黨組織量身定制整頓方案和驗收標準。畢節市大方縣紅旗街道路塘社區因環境臟亂差,群眾缺少致富門路、滿意度低,被列為後進,街道黨工委下派3名幹部到社區黨支部幫助工作,指導社區利用閒置鋪面撬動社會資金投入,帶動周邊商鋪重新火爆起來,有效解決群眾就業難、環境衞生臟亂差等問題。
培育先進典型。深入總結先進基層黨組織抓自身建設和中心工作的有效方法、典型經驗,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培育選樹一批基層黨建先進典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通過召開觀摩會、打造基層黨建實訓基地等方式,推動基層黨組織跟着學、照着做。着力培育先進典型人物,採取“名支書工作室”“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論壇等方式,充分發揮先進典型人物的示範帶動作用,帶動提升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建強戰鬥堡壘的能力本領。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在新的起點上,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強化黨建引領,把基層黨組織建強,把基礎工作做紮實,奮力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提供堅強保證。(陳詩宗 孫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