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道,修身為本。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直接影響黨員幹部立身處世、從政幹事的人生選擇。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過程轉變成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凈化政治生態的過程,其重點就在於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用真抓實幹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厘清“權力從何而來、權力為誰而用”。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黨員幹部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民謀利。要始終堅定人民立場、回應人民期待,絕不能把權力作為“私有財産”,以權為榮、以權謀私。
明確“政績為誰而樹、樹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樹政績”。業績好不好,最終還得看群眾實際感受,由群眾來評判。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最大政績,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需求,強化系統思維和科學謀劃,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
清楚“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精神對待事業、追求什麼樣的事業目標”。我們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産主義,黨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就決定了廣大黨員、幹部的事業觀就是為人民利益不懈奮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懈奮鬥。唯有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我們的事業才能真正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是黨員幹部政治素養、黨性修養、格局境界、情懷操守、素質能力的綜合反映。保持銳意進取、敢為人先、迎難而上的奮鬥姿態,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我們必將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