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記者來到位於盤州市雞場坪鎮官山村的官山葡萄草莓生態家庭農場。遠遠望去,陽光下一排排大棚整齊劃一地排列着。大棚裏,農場負責人敖小華一家正在忙碌。
從做工程轉行搞農業,敖小華已在這片土地耕耘了7年。幾年前,敖小華在雲南務工。某一天,與在雲南種植葡萄的親戚交流後,敖小華有了新想法。
“老家的氣候、土壤等都適合種植葡萄,並且我們當地沒有人種,市場空缺、前景很好。”經過市場考察和學習後,2017年敖小華回到官山村種下十多畝巨峰葡萄。第二年,敖小華將種植面積擴大到50畝,並增加了草莓和葡萄品種。第三年,葡萄進入盛果期,吸引大批顧客前來採摘。
近年來,六盤水按照“發展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通過優化培育路徑,強化激勵措施,鼓勵有長期穩定務農意願的小農戶穩步擴大生産規模,培育了一批規模適度、生産集約、效益可觀的家庭農場,在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
在官山葡萄草莓生態家庭農場隔壁,貴州七果匯家庭農場又是另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們採取‘家庭農場+農戶’的發展模式,壯大産業的同時,帶動農戶發展。”負責人高兵向記者介紹,農場培育辣椒苗銷售給當地農戶種植,提供種植、管護等方面的技術支撐,並向農戶收購鮮辣椒,在雞場坪鎮帶動了195戶農戶參與辣椒種植增收致富。
在推動家庭農場發展中,六盤水鼓勵家庭農場與其他經營主體融合發展,採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家庭農場+農戶”等發展模式,促進了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同時,六盤水市把家庭農場經營者列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重點對象,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家庭農場主;堅持“示範帶動”發展思路,培育示範家庭農場,樹立一批可看可學的家庭農場發展標杆和榜樣,帶動農民致富、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截至目前,六盤水市共有家庭農場1038家,其中全市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82家。(記者 顧冰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