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武陵山腹地,層巒疊翠,廣袤鄉村風光無限。
向東,松桃自治縣28個強村富民公司帶領27個鄉鎮,以市場為靶向,開工坊、建項目、興産業,盤活資源帶動數萬群眾家門口就業。
向西,思南縣青杠壩村黨建引領“打頭陣”,組織聚合、資源整合、生態融合“三合聯推”,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周寨村紅薯土特産“接二連三”引領實現“億元村”三連冠。
向南,玉屏自治縣處處有新招,村村有新貌,強村富民行動創標準創品牌創示範,讓鄉村增“顏值”提“氣質”,讓鄉村振興既有“面子”又有“裏子”。
向北,沿河自治縣官舟鎮率先成立“村村合股聯營”集體經濟公司,帶領40個村、社區合股聯營,開超市、搞電商、賣特産,開展多元經濟新業態。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從“大扶貧”到鄉村振興,如何持續深入為鄉村謀發展,為群眾謀幸福?
近年來,銅仁市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強基層組織、強集體經濟、富農民“口袋”、富農民“腦袋”的“強村富民”三年行動,催生了鄉村全面振興的“銅仁實踐”,有效探索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路。
下好先手棋,繪好“振興圖”
新起點上,抓好鄉村建設中誰來發展、怎麼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關鍵點,銅仁市領導率隊蹲點調研,東尋“取經”,探索實現共同富裕“金鑰匙”。
藍圖日漸明晰,銅仁提出“兩強兩富”目標:強基層組織,強村集體經濟,富農民“口袋”,富農民“腦袋”。
尋找突破口,找準攻堅點。去年5月,銅仁市印發《銅仁市“強村富民”計劃三年行動方案(試行)(2023—2025年)》,全面實施“強村富民”三年行動,同時配合打出農村黨建引領、集體資産運營、涉農項目整合、農村金融服務、農村人才培養、農業服務保障、利益分配優化“七個提升行動”組合拳,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認真寫好“共富”文章。
“推行‘強村富民’行動,謀劃先行,固本強基,從宏觀組織統籌,到微觀基層組織力量培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打造上下凝心聚力的組織堡壘。”銅仁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廖洪韜介紹,銅仁市高位推動,全局謀劃,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形成“四級書記”共抓共管推進、資源整合、利益聯結“三項機制”,構建市縣鄉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提升推進“強村富民”的執行力、落實力。
抓牢“主心骨”,幹出新成績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組織與人才是保障鄉村發展活力的不竭之源。
實施“強村富民”行動,要讓基層黨組織成為産業發展的“領航員”。在思南縣塘頭鎮青杠壩村,採取組織聚合、資源整合、生態融合“三合聯推”,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布局多元種植養殖産業,延伸産業鏈,讓富民産業“齊上陣”,集體經濟跑出“加速度”。
目前,青杠壩村發展種植業1000余畝,飼養思南黃牛300余頭,年加工大蒜28噸、辣椒110噸,新建集休閒娛樂、農耕體驗、度假養生為一體的山莊公園,富民産業“接二連三”發展。
“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不僅村裏産業越來越旺,黨組織也越來越強。”青杠壩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冷朝剛説。青杠壩村累計培養黨員致富能手17人、村級後備力量5名,並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鎮、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壯大強村富民行動主力軍,提升基層隊伍“含金量”,為鄉村建設選好“領頭雁”“火車頭”。銅仁市推出農村綜合改革萬人培訓、學歷技能提升班千人培育、村黨組織書記赴東莞跟崗學習百人計劃;實施“農村黨建引領”行動,圍繞“強雙基”開展“排隊抓尾、雙整雙創”行動,建強基層組織,培養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大力實施“歸雁”創業就業行動,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全方位聚集鄉村振興合力。
用好“四平台五路徑”,強村富民動力足
松桃孟溪,深山小鎮裏的“超級玩具工廠”內,各個標準化生産車間內,生産設備高速運轉,每條生産線開足馬力。
以市場為靶向,破解集體經濟發展的“留守勞力就業不足、産業項目帶動不強、集體資産保值不優、政策資金效益不高”等堵點難點問題,松桃14個鄉鎮整合政策、資金、人力、用地四種資源,共建強村富民工坊,通過“龍頭企業+強村富民公司+強村富民工坊+村級微工坊(家庭工坊)”組織方式,與松桃東西部協作龍頭企業樂嘉文創合作,“訂單式”生産銷售中高端塑膠手辦玩具。
2023年,該工坊産值突破6400萬元,14個鄉鎮158個村參與分紅,發放工資超過3500萬元,直接間接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2800人。工坊成了促進企業增值、集體增資、群眾增收的強村富民“夢工廠”。
思南周寨,借助龍頭企業貴州佳裏佳農業發展公司的産銷優勢,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方式,成立産業聯盟,帶動全縣紅薯産業“接二連三”全鏈發展,年綜合産值超3億元,“全鏈”帶動村集體經濟融入縣域經濟發展體系。
村集體經濟強起來,農民口袋鼓起來,腦袋富起來。銅仁市探索成立強村富民公司、工坊、金融、人才服務“四個平台”;明確龍頭企業帶動、資産資源入股、提供社會服務、組織訂單生産、承接工程項目“五種路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同時以“強村富民”為抓手,廣泛發動,爭創示範,打造“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特色小寨,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鄉村治理、鄉風文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力助推“強村富民”三年行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2023年,銅仁成立強村富民公司234個,輻射帶動2075個村發展集體經濟;建立強村富民工坊349個,吸納勞動力就業3.4萬人。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有563個,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有239個,村集體“家業”越來越厚實。(記者 朱邪 吳採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