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區域合作 服務國家戰略 産業合作與開放發展帶來全新機遇-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深化區域合作 服務國家戰略 産業合作與開放發展帶來全新機遇

2024-05-18 09:18:17  來源:貴州日報

深化區域合作 服務國家戰略

産業合作與開放發展帶來全新機遇

  4月20日至22日,圍繞“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共贏産業發展新未來”主題,國家級産業對接活動2024中國産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首次在貴州舉辦。其中,貴州迎來史上最大工業投資項目——總投資金額為730億元的貴州畢節磷煤化工一體化項目,該項目擬分三期建設,投産後,預計實現年産值1200億元以上。

  産業合作與開放發展,給貴州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作為西部省份,貴州擁有“一縱兩橫三角”黃金點戰略區位優勢,一直都是國家各種戰略交匯點,肩負“闖新路”的戰略使命,貴州始終堅持將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強跨區域合作推進開放共贏,對內推動西部開放發展,對外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中作出貴州貢獻、在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中贏得貴州發展。

  加強對接 主動服務和積極融入國家戰略

  眼下,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推動從江乃至黔東南州産業轉型升級,佛山—黔東南東西部協作産業園正在上演一場貴州與廣東共同發展的鮮活大戲。

  “這個産業園區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標粵港澳大灣區的標準産業園,由佛山市南海區負責全周期投資—建設—運營。”黔東南州金銳産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浩宏説。

  根據佛山市南海區與黔東南州從江縣兩地合作協議,佛山—黔東南東西部協作産業園的投資、建設、運營,由佛山市下屬的國有企業擔綱。

  “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積極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發〔2022〕2號文件的發布,將“三不沿”的內陸省份變身“聚合力”的重心。

  向北挺進,川、渝、貴一體化區域協同發展的“西三角”經濟圈呼之欲出,牽引新時代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

  交通加速融入。今年1月,G7611都香高速雲南昭通段建成通車,標誌着中國大西南又一條連接滇川黔三省的高速大動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提升區域路網服務功能,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産業精準對接,全力推動貴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東西部戰略協作和産業協同發展。4月26日,貴州省鋁産業“富礦精開”招商對接會在浙江杭州舉行,現場簽約項目總投資約14.5億元。

  多個維度 區域協調促全域共同發展

  貴州資源優勢豐富,防城港是擁有通達天下的港口,這種差異化的自然稟賦優勢和地理優勢讓雙方的合作水到渠成。

  5月9日,一艘載着貴州脫硫石膏的班輪從防城港正式啟航,前往目的地越南錦普碼頭,標誌着貴州脫硫石膏首次通過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直達東南亞。

  自4月16日首列脫硫石膏鐵海聯運專列開行以來,貴州已陸續組織開行了13列專列,將21056噸貨物從畢節運往了防城港碼頭集結,創新探索了畢節—防城港—東南亞的鐵海聯運國際物流新模式。

  “今年4月,我們與大方火電廠簽訂了10萬噸脫硫石膏外貿處置合同,首批處置量為10萬噸。”作為此次貨物組織運營方,廣西天巨貿易有限公司經理陶生易説,將以此次脫硫石膏出口為契機,爭取更多的越南水泥廠調整生産工藝並使用貴州脫硫石膏,在今年60萬噸訂單的基礎上努力實現2025年處置150萬噸的目標,同時,計劃將出口品類拓展至粉煤灰、煤渣、爐渣等工業副産品。

  優勢互補,同樣體現在旅游協同發展。5月8日,搭載200余名游客的Y477次“多彩貴州號”貴陽—老撾萬象旅游專列緩緩駛出,拉開為期8天的異國風情之旅,搭建了貴州和東南亞地區的旅游互動交流渠道,助力貴州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穿行在山水間的旅游專列,連接兩地的情誼與合作,成為雙方合作共贏的新紐帶。”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廳長吳濤&&,貴州將持續搶抓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以“旅游+”深度融合為支撐點,伴隨高鐵時代紅利,不斷夯實航空、高速、高鐵等旅游交通體系基礎,對標國際標準不斷提升旅游服務,努力讓貴州成為近悅遠來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互促互進 開啟區域經濟合作新征程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貴州始終堅持把經濟發展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2017年,我們被貴州營商環境和礦産資源稟賦深深吸引,決定從雲南進駐貴州,新增産業布局。”貴州勝威化工集團總裁馬磊回顧企業來黔發展歷程時説。

  目前,貴州勝威化工集團已在黔投資58億元,在貴州省內福泉、開陽、甕安建成三個生産基地,並在貴陽與貴州省科技廳共同成立勝威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構建起“鈦—磷—硫—鐵—鈣”全資源循環耦合利用産業體系。

  不久前,納雍縣人民政府與北京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投資框架協議,雙方擬合作建設規劃總裝機規模約150萬千瓦風力的發電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

  “納雍縣區位優勢明顯,有豐富的新能源産業發展條件,營商環境優越,發展潛力大。”北京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將加快項目落地,為納雍新能源産業發展貢獻力量,實現互利共贏。

  産業發展,人才至關重要。今年4月,貴陽國家高新區首個駐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在成都掛牌成立,這也是該區與貴陽市人民政府駐成都(重慶)辦事處聯動,建立的首個駐外招才引智服務站,旨在推動更多黔籍在蓉畢業生、院士專家和企業家返鄉就業創業,進一步加強高校人才與地方發展的雙向融通,更好服務凝聚青年人才,實現兩地人才、資源、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記者 馮倩)

[責任編輯:劉昌餘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