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各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各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

2024-05-14 08:58:16  來源:貴州日報

城市煥新 幸福加碼

——各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

  從傳統“老破小”到“爽爽貴陽”網紅打卡新地標,貴陽市南明區曹狀元街區是怎麼做到的?

  17個老舊小區院落、佔地約14萬平方米……曹狀元街區的建設在傳承歷史文脈、保留城市記憶的基礎上,綜合棚改、舊改、背街小巷改、地下管網改等多種模式,對社區服務空間、産業發展空間、公共配套空間等進行深度拓展挖掘,讓市民及游客更直接地體驗城市更新建設的成效。

  當前,各地在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中,將老舊小區改造和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圍繞居民最憂最需最盼的問題精準施策,以“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建管並舉”的理念,助推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改造後,我們這一片不僅路變寬了,房子也變漂亮了,蛛網般的電線也沒有了,如今還辦起了老年大學。”六盤水市鍾山區黃土坡街道建設中路社區居民曹桂蘭每天都會到樓下散步,看著整潔有序的居住環境,連連點讚。

  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建設中路文明巷片區,涉及六盤水市10個單位辦公樓和家屬樓,含7個院落32棟居民樓。

  2020年,黃土坡街道聚焦老舊小區“無主管部門、無邊界、無物管、無防護措施”問題,通過支部領銜共商、黨員帶頭共建、黨建聯盟共治、黨群引領共享,找準居民需求“最大公約數”,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治理。

  “我們組建了文明巷老舊小區改造指揮部,成立臨時黨支部,適時召開會議,同以居民代表為主的項目監督管理小組不斷完善改造內容,實現改造從‘眾口難調’向同心協力轉變。”黃土坡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魏薇説,改造後,宅間景觀靚化,群眾幸福生活面子和“裏子”都得到增強。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是解決老城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貴州堅持民生優先、問題導向、多元參與的理念,把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貫穿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調動群眾參與小區改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老舊小區改造“小切口”推進“大民生”。

  在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石板路延伸至巷子深處,兩側古樸房屋一字排開,陽光透過古瓦照進街頭巷道,人來人往,光影交錯,別有一番韻致。

  始建於明代,安順古城部分建築年久失修、殘缺破損,且與居民生活區重疊,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2020年1月,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開工建設。當地以“修舊如舊”為原則,大力開展古建築修繕、恢復及改造工作,為每一棟房屋設計獨立修繕方案,保留原有歷史痕跡。古城煥新,多元業態共融共生,市民、游客在此同時感受市井氣息、文化藝術。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既要保留歷史記憶和特色風貌,又要解決居民關切的實際問題。

  緊盯民生民意民需,各地瞄準滿足群眾改善生活品質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徵求群眾意見,不斷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全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裝飾一新的樓道墻面、安全便利的智能門禁、嶄新的休閒座椅與健身設施……走進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街道子尹路的遵義市文化小學家屬院,改造後的小區讓人眼前一亮。

  2023年3月,紅花崗區將修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家屬院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對樓棟和道路、戶外健身場地、電路線路等進行提升改造。“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制定改造方案,切實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紀念館社區黨總支部副書記胡家偉説。

  在紀念館社區住了30餘年的居民華遠菊十分滿意:“路面平整了,墻面乾淨了,還有休閒娛樂的地方,生活更舒心了。”

  5月7日,貴陽市雲岩區鹽務街街道金倉社區,百臘井小區公園裏綠意盎然,居民們有的散步,有的在晨練……

  金倉社區不少居民小區都修建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

  “改造刻不容緩,治理必須跟上。”金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廖書英説。

  依託“新型社區·溫馨家園”改造項目,該社區對小區地下管網、地上工程進行改造。既要建好,還要管好。該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模式,充分發揮業委會、自管會、網格員等作用,凝聚各方合力,以讓群眾滿意為目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着民生福祉,一頭連着城市發展。立足居民關切的實際問題,全省各地強化黨建引領,不斷厘清城市社區職責事項,繼續推動資源下沉、完善服務設施,強化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以不斷提高社區精細化治理水平和精準化服務水平,提增群眾“三感”。(記者 華姝)

[責任編輯:吳雨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