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古茶樹之鄉”的新“茶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古茶樹之鄉”的新“茶事”

2024-04-24 09:45:32  來源:新華網

  “火中取寶”比拼手工制茶、專家現場點評探討制茶工藝……日前,一場古樹茶加工技能大賽在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亮岩鎮太極村舉行,來自貴州9個市(州)100多名選手圍繞紅茶、綠茶制作,鬥茶展技藝。

4月19日,貴州省“太極古茶杯”第七屆古樹茶加工技能大賽在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亮岩鎮太極村舉行。(萬飄陽 攝)

  “以茶為媒,舉辦鬥茶活動,讓更多茶商和行業專家走進我們村了解古茶産業,太極村的‘茶事’越來越熱鬧了。”曾在太極村任職多年的七星關區信訪部門派駐的駐村幹部李德亮説。

  位于烏蒙山腹地的七星關區古茶樹資源豐富,被譽為“古茶樹之鄉”,其中亮岩鎮太極村周圍的古茶樹資源最為集中,當地飲茶文化也極為興盛。多年前,這裏發展條件落後,村民採摘古茶樹的茶青制成的幹茶賣不上價,多留為自家飲用。

  “想把茶葉變成錢,太極村發展茶産業經歷過多次曲折。”李德亮回憶説,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農業部門就給太極村拉來一批制茶設備,準備謀劃制茶産業,但太極村位置偏遠,只有泥路,遇到下雨,進村運貨的車輛可能被困好幾天也出不去,“出行難”給第一次發展計劃潑了冷水;2013年,太極村有了通村公路,引進茶商流轉土地經營500畝茶園,無奈管理水準有限,茶園管護效果欠佳,村裏的“産茶夢”再次落空。

  “真正迎來轉機,是2015年以後的再次嘗試。”李德亮説,一方面,太極村鼓勵村幹部帶頭並邀請發展意願強的返鄉創業者一起成立合作社,發動村民管護古茶樹、採摘茶青,合作社統一收購茶青、加工和銷售幹茶。

  另一方面,利用當時的産業扶貧資金等支援,成立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更新制茶技術、設備和擴大産能規模,開展採茶、制茶技能培訓,帶動當地茶産業發展提質增效。

  好茶要出山,打響品牌不可或缺。太極村在當地政府和貴州省茶葉協會等多部門支援下,以舉辦品鑒會、省級古樹茶加工技能大賽和參加各類鬥茶大賽為突破口,進行推介和行銷,同時開發“太極古茶”品牌,讓藏在深山的古茶産品逐漸得到行業和市場的認可。

  在粵黔東西部協作政策支援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鑒賞協會等機構還幫助“太極古茶”制定加工技術規程和標準;建設古茶樹育苗基地,對篩選的古茶樹進行採穗嫁接繁育,推進茶樹新品種選育。

  冬去春來,經過多年摸索,“太極古茶”産業漸成氣候,也惠及當地更多茶農。太極村村民張應珍説,她家有5畝古茶樹茶園,每到春夏採茶旺季,一天採摘茶青能掙200多元。

  太極村返鄉創業青年、畢節七星太極古樹茶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濤介紹,公司去年生産幹茶20噸,産品主要銷往廣州、北京等地,産業帶動周圍村寨2000余戶茶農發展,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為守護好稀有的古茶樹資源,2017年起,七星關區對太極村等地的古茶樹資源進行了係統性普查登記,對7萬余棵古茶樹實施了挂牌保護、認領保護等措施。

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對太極村等地的古茶樹進行了挂牌保護。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2023年底,在七星關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機構推動下,畢節市發布古茶樹司法保護令,明令禁止在七星關區范圍內實施砍伐、移植、掘根等破壞古茶樹資源的行為。以司法屏障守護“古茶綠”,七星關區的古茶樹資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護。

  七星關區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陳翔宇介紹,近年來,七星關區在利用好古茶樹資源基礎上,通過“以古養新”發展茶園、培育40余家經營主體發展多類型品種的茶産業,2023年全區投産茶園面積達5.86萬畝,茶葉産量達1930噸,産值達4.3億元。“下一步,七星關區還將通過建設茶葉區域公共品牌、提升産茶技術、開拓國際國內大市場等方式,促進茶産業高品質發展,以茶興農推動鄉村振興。”陳翔宇説。(記者李凡)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