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人才”匯聚“黔”進強動能-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百千萬人才”匯聚“黔”進強動能

2024-04-23 09:19:31  來源:貴州日報

  2023年度中國發明協會創新創業成果獎一等獎——日前,貴州師範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首次榮獲這一獎項,標誌着這所高校科研水平的一次大突破。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2023年3月以“&&引才”機制,從北京成功引進的集成電路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畢津順教授。

  人才最看重事業&&和發展空間。在來貴州之前,畢津順曾擔任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和國內外多所知名高校的兼職教授。長期以來支持西部省份發展的情懷和責任,讓他毅然選擇到貴州創新創業。“貴州求賢若渴的鮮明信號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特別是貴州師範大學投入1500萬元新建集成電路産學研實驗&&,讓我所學所長更加有用武之地。”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以更加積極的舉措引進人才,更加開放的胸懷使用人才,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全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注入強勁人才動能和智慧力量。

  僅過去一年,全省成功引進66名領軍及以上層次人才、97名拔尖人才、229名優秀青年人才、668名創業人才、3名技能大師、25名優秀技能人才,引才數量質量均實現大幅提升。

  提升的背後,得益於人才政策的集成創新、政策紅利的疊加釋放。

  2023年2月,為進一步破解我省高端人才人數不多、人才資源總量不足、創新創業能力不強等問題,省委、省政府制定印發《關於優化整合貴州省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設置創業人才、企業科技創新人才、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柔性人才5個人才項目,創新“&&引才”“以才引才”“行政指導下的柔性引才”等引才工作機制,建立引進重點人才編制“蓄水池”,設立貴州創業人才獎、企業科技創新人才獎,以超常規舉措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

  按照《指導意見》部署要求,我省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牢牢把握黨管人才原則,縱深推進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不斷盤活人才存量、擴大人才增量、做大人才總量、提升人才質量,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實現引才大突破。

  人才最能識別人才。貴州大學積極探索“以才引才”機制,充分發揮專家人才同學情、校友情、老鄉情等紐帶作用,邀請專家人才舉薦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學校現有領軍人才池永貴教授積極發揮人脈和學術影響力優勢,依託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聯合實施科研項目契機,成功引進3名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拔尖人才到貴州大學工作,加盟科研團隊。

  結合專業學科設置,緊貼貴州發展戰略重點,各高校積極為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工作&&。貴州交通技師學院多方籌集450萬元,為引進“技能大師”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提供發展場所。2023年6月,學院成功與高技能人才劉曉紅簽訂聘用協議。來到學院後,劉曉紅深切感受到全院師生的闖勁、拼勁,更加堅定了她留在學院工作的信心。自入職以來,劉曉紅指導選手榮獲了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傢具製作項目銀牌,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木工(國賽)優勝獎和2023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三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傢具設計師三等獎。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雲上貴州大數據集團黨委層層壓實引才工作責任,形成子公司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同時不斷豐富引才方式、拓寬引才渠道,依託項目引才、&&引才,推動産業升級與人才集聚同頻共振。貴州農信從建立領導挂幫引才機制、創新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完善人才考核機制等方面入手,形成了一系列“超常規引才措施”,助力“百千萬”引才工作高效落地。2023年,成功引進高級經濟師張維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工程碩士秦貴松等高層次人才。

  發展之道,惟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為進一步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貴陽貴安修訂人才安家費、引才補貼、活動攬才補貼等8個實施細則,讓申領條件更合理、兌現流程更快捷;遵義市設立“伯樂獎”,依託領導專家資源引薦創新創業人才;畢節市落實“雙招雙引”等引才政策,建立“專家智力幫扶行”活動常態化機制和招才引智協作機制;銅仁市連續3年開展“千名英才·智匯銅仁”引才活動;黔西南州開展“智匯黔西南·才領新未來”專項引才等活動,集中引進人才……

  廣聚天下英才,匯聚“黔”進動能。錨定“把貴州建設成為全國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的目標,我省上下嚴格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持續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不斷營造人才近悅遠來“強磁場”,匯聚高質量發展強動能。(記者 安通)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