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4月22日電(記者施錢貴)近年來,煤炭資源豐富的貴州省六盤水市除大力發展能源及能源化工産業外,還通過積極承接能源礦山裝備産業等方式不斷延伸産業鏈。
作為一座年輕的工業城市,六盤水是産業轉移的受益者。三線建設時期,國內第一次産業轉移成就了六盤水“江南煤海”“十里鋼城”的美譽,也開創了貴州工業化的先河。
六盤水市市長李巍介紹,六盤水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31個成長型資源城市之一,境內有煤、鐵、錳、鋅等礦産資源30余種,其中煤炭遠景儲量844億噸、探明儲量241億噸,儲量大、煤種全、品質優,是長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和能源保供的“大後方”。
“回想當初的落地過程,我們深刻感受到六盤水為落地企業所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已經落戶六盤水的創力集團(貴州)礦山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負責人郝龍説,在企業建立的各個環節,當地政府為公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支持。“特別是辦理各種手續,六盤水更是表現出了極高的效率和專業性。”他説。
截至目前,六盤水煤機裝備製造企業現已實現掘進機、刮板機等7種礦用大型設備自主生産,具備包括採煤機、煤礦盾構機等在內的12種礦用大型設備生産能力。全市煤機裝備製造及相關企業達60戶,其中規上企業45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