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水利廳深入貫徹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聚焦水利事業發展需要,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水利人才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貴州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健全水利人才發展體系。省水利廳黨組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成立了以廳黨組書記、廳長任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建“水利人才服務專員”,形成了黨組統一領導,人事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發展工作格局,統籌做好人才工作。先後制定印發《貴州省“十四五”水利人才發展專項規劃》《關於加強水利人才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開展專家人才慰問,做到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為全省水利事業發展匯聚人才。
堅持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不斷夯實人才發展根基。依託貴州人才博覽會&&,近年來省水利廳系統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70余名;通過貴州省公務員四級聯考、事業單位公開招考等方式,招錄水利專業畢業生進入水利系統工作,水利專業人才力量有序發展。截至2023年底,全省水利系統(含代管企業)在崗職工約1.9萬人。人才結構持續優化,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超57%,專業技術人才佔比達55.6%,年齡40歲及以下人員佔比達49.3%。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修訂《貴州省工程系列水利水電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體系逐步完善。支持水利人才申報各類人才獎項,遴選第一屆貴州水利行業領軍人才、青年英才15名。“十四五”以來,省水利廳系統共有水利部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科技英才3名、水利人才培養基地1個,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千層次”人才7名、貴州省優秀技能人才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4名。開展水利行業技能比武,35名人才榮獲“貴州省技術能手”稱號。
即日起,我們將陸續推出省水利廳系統優秀人才典型事跡,全省水利系統幹部職工要認真學習他們獻身水利、奉獻水利的高尚情操,學習他們勇挑重擔、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為新階段貴州水利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羅松平:扎根一線的科研工作者與鄉村振興實踐者
羅松平,女,侗族,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博士後,正高級工程師,2024年入選第一屆貴州水利行業青年英才,貴州省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專家庫專家、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現任貴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範推廣中心總工程師。
2020年以來,羅松平先後主持、以技術負責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省級科研課題及重大規劃項目等7項,發表SCI論文2篇,EI論文1篇,中文學術論文4篇等,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2項,研究成果獲第十三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貴州省2021年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三等獎,在2023年中共貴州省委重大問題調查研究課題優秀成果評選中獲三等獎等。
腳踏實地,把論文寫在黔中大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第一線。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實施《生物炭在喀斯特黃壤坡耕地保護性耕作中的應用研究》項目。該項目通過喀斯特黃壤坡耕地區域的野外小區內添加不同施肥模式的生物炭,分析不同環境條件下生物炭、土壤理化性質、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植物生長狀況等的影響規律及作用機制;探究生物炭對喀斯特黃壤改良的作用。通過該科研項目三年的實施和後續技術示範推廣,開發生物炭在喀斯特黃壤坡耕地保護性耕作技術並進行系統集成和示範推廣,過程中羅松平作為技術負責人和項目主要完成人,帶領項目團隊定期開展好施肥、播種、採樣等野外科學試驗,與團隊一起運用專業知識,幫助當地老百姓及村民種植和撫育果樹,建立黃壤坡耕地農作物保護性耕作示範區85畝,鼓勵農戶調整産業結構,發展經果林,種植青脆李、脆紅李等,並採用生物炭進行施肥,建立經果林示範區65畝,現經果林已逐步投産,有效助推了鄉村經果林産業發展。目前,農戶自發要求村委帶領發展經果林産業,並於2021年擴大果樹種植面積150畝。有關驗收專家指出,研究成果整體達到同類成果領先水平,對促進農作物秸稈還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對指導坡耕地的保護性農業生産和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具有較強針對性和較顯著的應用推廣價值。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研究成果對於促進該地區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技術支撐,該項目還榮獲了第十三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通過本項目,項目組與當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當地老百姓積極響應和懇請科研團隊繼續對他們村果園在提高土地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以及經果林種植等方面提供科學技術支持和示範應用推廣。目前,羅松平繼續深耕生物炭對於喀斯特黃壤的影響研究,已牽頭立項開展2022年貴州省水利廳科技項目《生物炭對除草劑污染的喀斯特坡耕地黃壤生態效應的研究》的實驗工作,項目團隊旨在通過玉米田間試驗,探索生物炭對除草劑污染的喀斯特坡耕地黃壤特性以及水土流失的影響及作用機制,以期為生物炭應用於受除草劑污染土壤提供科學依據。課題組還積極宣傳,在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官方賬號天眼新聞和省水利廳官方微信公眾號水美貴州上發表了《除草劑污染了土壤怎麼辦?貴州水利人“有解”!》的新聞報道。下一步,羅松平將繼續帶領項目團隊持續推進研究進程,通過分析試驗數據等歸納總結,探明生物炭對除草劑污染的坡耕地土壤生態功能的影響,繼續“炭”索如何將生物炭技術和鄉村振興的需求更緊密地結合,從而達到改良喀斯特坡耕地典型黃壤、提高土壤肥力等效果,促進當地農業生産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勇於創新,填補省內學科領域空白。羅松平緊密追蹤國際國內學科研究熱點,立足我省缺乏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碳匯效能評估實際,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開展《貴州省水土保持碳匯本底調查及潛力分析》研究和水土保持碳匯評價指標和核算方法的技術攻關。通過綜合考慮貴州省資源稟賦和社會經濟特徵、結合本省實際、依據有關科學算法,帶領團隊勇於開拓創新,探索提出了貴州省水土保持碳匯能力評價指標和核算方法,首次對貴州省水土保持碳匯能力進行了系統評估測算。首次將水土保持工作為貴州省“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的重要貢獻進行了量化評價,邁出了貴州省水土保持碳匯效能評估的堅實一步,為推動我省水利高質量發展、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保護補償、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水土保持力量。
下一步,羅松平將帶領團隊繼續深挖水土保持工作在碳匯工作中的潛力,為推動我省水利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學習和工作中沒有秘訣,唯勤奮、敢於坐冷板凳才能走向成功之路”。博士導師曾經的這席話一直縈繞在羅松平心中,在她心裏種下了堅實的科研信念種子。科研這條路,表面是光鮮,背地裏是艱辛,羅松平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困難中尋找突破,通過不斷地探索和觀察,“從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的幾率裏獲得成功”。“科學研究總會有難度,你沉下心,慢慢來,總會成功的”。在反復的失敗中蛻變成如今沉穩踏實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