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絲絨”織密珠江源頭生態司法保護體系-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藍絲絨”織密珠江源頭生態司法保護體系

2024-04-20 09:59:2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4月19日電(記者齊健)貴州省19日在世界自然遺産地荔波發布了首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品牌——司法“藍絲絨”系統工程標識。

圖為司法“藍絲絨”系統工程標識

  記者從19日在荔波縣人民法院召開的“織密珠江源頭生態司法保護體系,創新美麗中國建設環資審判模式”發布會上了解到,“藍絲絨”在荔波世界自然遺産地環境保護法庭創立一年多來,運用環境資源審判“分類保護、分級保護、全生命周期保護”原則,用司法力量織密珠江源頭生態保護體系。

  據了解,荔波世界自然遺産地環境保護法庭集中管轄貴州省獨山縣、三都縣、荔波縣一審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環境保護法庭自2023年1月成立以來,共審結各類環境資源案件332件,其中審理刑事環資案件189件、民事環資案件109件、行政環資案件24件,典型案件包括轄區內第一起盜掘古墓葬案、第一起噪聲污染案,黔南州第一起碳匯認購案,黔南州第一起收購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金毛狗蕨案等典型案件。

  據荔波縣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曹本忠介紹,獨山縣、三都縣、荔波縣是珠江流域生態保護重要區域,為快速有效開展生態修復工作,最大程度減少生態破壞帶來的損失,讓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及時得到修復,荔波縣人民法院結合司法實踐,探索創新生態環境破壞司法預防、司法打擊、司法修復、司法多元共治“一判多贏”的制度體系,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

  自創立司法“藍絲絨”系統工程以來,荔波縣人民法院與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三都水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建立了跨區域、跨領域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機制,全面推進環境資源審判一體化運行新模式;在三都水族自治縣國有林場拉攬工區建成了全國首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金毛狗蕨生態修復基地,採取搶救性生態修復方式修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運行效果顯著;運用“分類保護”原則,與荔波縣水務局、環保局、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協同聯動,全面布局環境資源審判生態司法預防工作;根據轄區生態保護現狀以及荔波縣國土空間規劃,運用“分級保護”原則,推進發展與保護共贏目標,助力世界自然遺産地“抬頭可見天空藍,放眼環顧生態綠”。

  據了解,世界自然遺産地保護大會和第25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大會2024年將在荔波縣召開。為一體推進珠江源生態保護司法體系的建立,荔波縣已為“藍絲絨”工程制定了長期工作規劃和評估體系,持續守護珠江源頭的青山綠水,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吳雨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