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從傳統磷化工領域向新能源材料方向轉型
貴州川恒向着世界級龍頭邁進
左手緩慢滴入透明液體,右手快速攪拌,仔細觀察燒杯裏紫色液體的變化(化學反應)並記錄下相關數據……看到楊青時,他正全神貫注做著試驗。
楊青是貴州恒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研究員,該公司是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川恒)子公司。楊青所在的實驗室,有數十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研究員,他們的試驗為生産一線提供着數據支撐。
在貴州川恒,像這樣的實驗室有很多個。
“創新,是川恒的靈魂;技術,是川恒制勝的法寶。”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斌介紹,該公司組建有200多人的專業技術團隊,每年的研發投入達5000萬元,為的就是“苦練‘內功’,確保充分的技術沉澱,生産出品質優良的産品。”
貴州川恒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該公司以打造循環經濟為中心,以資源為基礎,以技術為手段,聚焦磷礦石中的“磷、氟”資源進行一體化開發,重點發展電池用磷酸鐵和氟係電解液材料(主要是六氟磷酸鋰或者PVDF),成功從傳統磷化工領域向新能源材料方向轉型,向着“電池用磷酸鐵”世界級龍頭邁進。
“我們成立的工程技術研究院專注於磷、氟及電池前驅體材料相關技術的系統創新研究,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吳海斌介紹,該公司自主研發並成功轉化運用的半水法濕法磷酸成套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生産的濕法磷酸品質高,更利於下游産品開發;自主研發的半水磷石膏改性膠凝材料及充填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低成本、無害化,100%解決了磷化工行業磷石膏利用難題,為濕法磷化工循環可持續發展找到了一條新路。此外,還搭建有“貴州省外貿公共試驗檢測&&”“貴州川恒磷酸及磷酸鹽産業化關鍵技術研發&&”“黔南州重點實驗室”“福泉市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化工、磷化工)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等技術轉化和交流公共服務&&。
“我們已具有年産300萬噸的磷礦開採能力,正規劃向年産1000萬噸邁進。”吳海斌&&,將搶抓“電動貴州”發展機遇,提增量,擴容量,以磷化工為核心,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研發生産更有競爭力的産品,有信心在2024年産值突破50億元。
貴州川恒多次入選貴州企業100強、貴州民營企業100強,近年來相繼榮獲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全國節能先進典型TOP100、國家綠色工廠等稱號。(記者 李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