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貴州紅果經濟開發區龍鼎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鼎工貿)傳來好消息:2024年一季度,公司完成總産值1.36億元,同比增長10.55 %。可喜的數據再次證明,龍鼎工貿無愧是我市能礦裝備製造行業的“排頭兵”。

龍鼎工貿位於盤州市紅果經濟開發區境內,創建於2012年,佔地面積678畝,總投資約8.5億元,是一家礦山非標準件加工、礦山機械設備製造、銷售、租賃及維修為一體的煤礦綜合供給服務型企業。該公司主要産品有自主研發的永磁滾筒皮帶機、永磁直驅電機大傾角皮帶機、單軌吊等。目前公司已建立西南地區運維及售後服務中心,維修業務不僅能滿足出資方——上市的貴州邦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所屬煤礦的需要,還為盤州市、黔西南州普安縣和晴隆縣、雲南省曲靖市等周邊煤礦企業提供服務,實現圈內“自給”、圈外“合作”。“事實上,我們就是煤礦企業的‘4S’店。”龍鼎工貿生産副廠長魏凌剛一語道破。眾所周知,汽車“4S店”因服務熱情、技術過硬、安全可靠而深受顧客信賴。那麼,作為煤礦企業的“4S”店,龍鼎工貿能為服務對象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至關重要是有“拿得出”的産品。“激光切割機就是我們先進産品的代表之一,工作人員只需在電腦上畫好圖,用控制器進行操控,就能將偌大一塊鐵板切割成顧客所需要的尺寸。”魏凌剛介紹道。在他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生産車間6號廠房,見到了魏凌剛口中描述的激光切割機。事實上,激光切割機就是一個機器人,經過前期一系列操作流程進入電腦程序後,工作人員只需要按一按遙控器,機器人就開始精準作業,伴隨着“噠噠噠”的聲響,瞬間火花四濺,厚重的鐵塊很快就被“解體”。智能化生産的安全和高效,不僅為公司節約大量的人力財力,也推動煤炭産業智能化發展。技術創新是“穩得住”的發展之基。“2023年,我們通過對普通皮帶機進行升級改造,自主研發出‘永磁直驅電機大傾角皮帶機’,這一研發能讓煤炭運輸能耗降低30%左右,效率提高20%以上,維修率直降90%。”魏凌剛底氣十足地告訴記者,龍鼎工貿目前擁有員工604人,其中中級職稱工程師8人,研究生碩士1名,外聘科研技術顧問博士1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0人。同時,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關係,與多家企業建立人才交流平台,暢通人才引進渠道。

截至目前,龍鼎工貿已取得工貿行業安全生産標準化三級企業稱號;取得國家礦用産品安全標誌證書46項,礦用設備檢修資質證76項,礦用設備配件生産資質證書21項,礦用設備維修安裝資質證33項,礦用設備智能化改造資質證9項,專利證書32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和實用新型專利30項。2022年,龍鼎工貿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綠色發展是“走得遠”的最終法寶。“2023年,我們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工廠的稱號。”魏凌剛自豪地對記者介紹道。據了解,龍鼎工貿在實現轉型升級的同時,一直致力於打造綠色工廠——廠區建有廢水、廢氣、噪聲處理設施,生産廢水經三級隔油沉澱池處理後循環使用;焊接車間安裝雙臂式焊接煙塵凈化器、脈衝除塵器,風頭置於焊接工位上方,收塵效率為 90%以上,保證廠房內空氣質量;各生産廠房、行政辦公樓等建築使用 LED 投光燈等節能型照明設備,屋頂採用鋼結構、凸形設計、屋頂採光帶,有利於通風及自然採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由相關單位負責回收,危險廢物與資質單位簽訂危險廢物處置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龍鼎工貿當前正在探索建設智能調度中心,採用互聯網平台實現材料申報、材料配送、生産下單、産品入庫等各環節無縫對接,建立與上下游供應商、合作夥伴和客戶的直接連通,集聚供應信息並進行深度挖掘分析,提高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匹配精度和調運效率,在降低採購成本,採購時間,減少庫存的同時,進一步縮短對客戶服務的響應時間,真正實現智能化辦公。“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不斷邁進!”魏凌剛信心十足,“下一步,龍鼎工貿還將緊緊圍繞能礦市場,加強技術鑽研,擴大工業産能,當好能礦裝備製造的‘排頭兵’,助力‘富礦精開’。”(記者 張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