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論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導激勵廣大群眾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我們要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好就業創業“組合拳”。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大力實施“六六就業穩崗計劃”,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切實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易地搬遷群眾、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千方百計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不斷築牢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
下好教育醫療“關鍵棋”。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而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要加大公辦普惠性幼兒園和城鎮中小學擴容建設力度,加快構建普及普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職業教育擴容提質、特色發展;健全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優質醫療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格局,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村衞生室服務能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接受良好教育醫療服務。
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發展是增進民生福祉的根本保障。要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嵌入式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和城鎮困難職工等特殊群體的關心關愛,不斷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弱項,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幼有所托、幼有所育、學有所教”。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努力把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辦在群眾心坎上,定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本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