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謀劃起勢,我省就創新推出“機景聯動·飛閱貴州”和冬游貴州系列産品,通過整合航空和旅游兩大産業,重構旅游空間形態、增強旅游要素吸引力、盤活旅游資産存量,推動全省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壟壟茶樹整齊排列,萬畝茶場翠綠無邊。近日,不少游客來到黔西南州普安縣茶源街道聯盟村茶園,頭戴斗笠、手提竹簍體驗早茶採摘的樂趣。
“眼下主要是烏牛早茶的採摘,我們村茶葉種植面積有1.2萬畝,全村563戶幾乎家家戶戶種茶制茶,這裡也是普安茶文化生態旅游景區的核心部分。”聯盟村駐村第一書記匡室運説。
近年來,普安縣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重點打造“茶旅+”“文旅+”“體旅+”等茶園旅游新業態,探索一條以茶興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業態混搭挖掘新價值,酒旅融合乘風而起。2023年,貴州珍酒通過打造“回廠游”酒旅融合項目,共接待全國游客近2600批次,合計3.5萬人次,並創新開發“酒糟雞蛋”“珍酒冰淇淋”等酒旅産品,精心策劃了生産一線實地觀摩、私人定制酒勾調等體驗項目。
體旅融合,在運動中追尋“詩與遠方”。今年春節期間,黔東南州雷山縣借助西江千戶苗寨景區旅游資源優勢,由民間自發舉辦2024年西江姑媽籃球賽,將籃球文化、民族文化與旅游充分融合,玩出民族體育新花樣。
作為我省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成果,全國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沉浸式數字體驗館——“紅飄帶”項目運營以來,成為文旅”新寵“,為游客帶來更加多彩的文旅新場景體驗。
…………
多業態融合趨勢顯著,貴州旅游産業“出圈”更“出彩”。
如何將世界級的旅游資源,轉變為世界級的旅游産品,貴州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深入實施旅游産業化“四大行動”,一方面推動“9+2+2”“特意性”資源業態升級,積極培育旅游産業發展的龍頭和標杆,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一方面在文旅融合、橋旅融合、酒旅融合、體旅融合等方面做出探索,加快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創新方式舉辦旅發大會、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加強對外推介、線上營銷和政策優惠,2023年我省全年旅游人次、旅游總收入、人均花費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旅游業呈現加快恢復增長的強勁勢頭。
在“村BA”“村超”、路邊音樂會持續火爆同時,我省還創建正安吉他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仁懷市入選國家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單位,新增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2家、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3家,一批體旅、交旅、康旅、酒旅、農旅、研學等融合業態項目加快發展。貴州的文旅資源獨樹一幟,推動旅游産業化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記者 朱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