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備春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科技助力備春耕

2024-02-17 10:14:45  來源:貴州日報

  2月16日,周興忠已開始忙碌起來。這位安順市一塊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正準備挑選種子、化肥。今年,他要種植800畝水稻。這一切並不難,因為今年他剛剛完成了農業種植裝備“鳥槍換炮”。

  “這些機器剛完成了檢修,馬上就要派上大用場。”在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雙青村周興忠指着一個個農業裝備説,以前,他們種植水稻只有部分借助機器,而去年,在安順市農科院以及雙堡鎮的幫助下,他租來不少農業裝備,800畝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完成。

  這些裝備包括大拖拉機、育秧機、插秧機、無人機、烘乾機等,其中拖拉機主要用於土地翻耕、松土等;育秧機則可實現1個小時內製作數百個秧盤,這些秧盤培育出來的秧苗,可播種20多畝稻田;無人機則是用於植保,每台無人機根據地形每小時作業50-100畝之間,“無人機植保藥量均勻,農戶無需下田,且噴灑面積廣。”

  “現在我們已為春耕作好了準備。”周興忠説,機械化種植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準度,將為今年糧食豐産豐收提供有力保障。

  全程機械化水稻種植,安順蹄疾步穩。安順市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正高級農藝師張家洪介紹,目前,在安順西秀區開展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産,預期實現水稻種植從犁田、插秧、施肥、病蟲害防治、收割、晾曬全程機械化,形成一套成熟的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體系並應用於大面積生産。

  張家洪説,依託西秀區黔農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一塊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大地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1萬畝,輻射帶動5萬畝,通過全程機械化水稻生産示範,推進安順市農業機械化發展。

  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産,工廠化育秧是關鍵。“2024年,我們將與西秀區黔農友種植養殖合作社、一塊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大地農機合作社和昊禹米業合作,計劃工廠化育秧30萬盤(其中大缽體育秧10萬盤、20萬盤毯狀育秧),滿足12萬畝機插秧的需要,高標準示範1萬畝,實現畝節約人工成本270元,平均畝産達590公斤的目標。”張家洪説。

  不負春日好時節,春耕備耕正當時。安順多地的田間地頭,隨着一批新裝備、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運用,農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在田野升騰。(記者 周強)

[責任編輯:鄧嫻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