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1月19日電(記者楊欣)“老城區水電煤訊管網錯綜複雜,稍有不慎挖斷一根,最多罰十萬元。”貴陽市城市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袁濤説,但今年老城改造項目剛落地,相關部門便上門勘測,將管網線路交底,縮短了工程工期,也避免了違法風險。
企業裝修補漏需要先辦證照、工地渣土30天內需要覆土避免揚塵、工地開挖要明確地下管線……“都是一些容易忽視的坑,很多企業都踩過。”袁濤説。
近年來,城市管理執法工作走向“專業執法”,辦案能力提升的同時,處罰案件的數量和金額也逐年上升,“近年來的罰款金額讓企業負擔加重,我們開始反思這樣的執法會不會限制企業的發展活力?”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委書記羅虎説。
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柳毅告訴記者,經過走訪調研,發現部分企業存在三個不知:不知哪些情況違法;不知違法後如何補救;不知違法成本如何。“一次行政處罰對企業信用有很大影響,有的企業就因為不知道這個情況導致後續招投標失敗。”柳毅説。
為推動企業健康發展,貴陽市探索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從“末端處罰”向“前端服務”轉移,促進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穩健發展。
“與其事後處罰,不如提前抓早抓小,避免違法,也能減少對企業的罰款。”羅虎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針對不同類型企業上門普法,提前告知容易被忽視的違法情況,同時在工程建設期間對企業進行聯合體檢,動態跟蹤。
中國中鐵置業集團貴州(西南)有限公司“閱花溪”項目副總經理曹守波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多家單位和行業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三次體檢,“外地施工單位對本地的一些施工要求並不熟悉,三次體檢從揚塵覆土、樓盤設計方案等方面提示了4個問題,並給了整改時間,避免了近50萬的罰款金額。”曹守波説。
據介紹,2023年,貴陽市針對各類企業的行政處罰案件量從去年120件下降到98件,同比下降18.3%;罰款從6971.9萬元下降到484萬元,同比下降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