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破解群眾“想健身、哪健身、能健身”難題
打造家門口“健身房”
自從家門口修建了“戶外健身房”後,每天清晨,家住鍾山區德塢街道德宏社區的張玉亮準時出門。張玉亮對運動越來越上心,和周邊小區住戶建了一個微信群,每天相約到離家不遠的白鶴公園鍛煉身體,戰繩訓練、騎智能競賽車、腹背肌鍛煉等都是他喜歡的項目。
亭&錯落,落葉紛飛,白鶴公園成為當地的一個健身打卡地。公園的一角規劃出一塊約700平方米的區域,內設集成體質測試系統、智能競賽車、休閒健身亭、立式健身車、雙位太空漫步機等多種運動健身器械。家住白鶴高架橋下的李鳳蓮高興地説:“有了這個健身房,我們又多了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體育惠民,為幸福生活“加碼”。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六盤水市體育局深入基層調研,發現群眾對健身配套服務的多元化需求持續增加。為此,在省體育局的支持下,白鶴公園的閒置場地新建了室外智能健身房。
這個新建的健身房是六盤水市首個“室外智能健身房”,共有29種器材,器材的頂部還豎立着一個太陽能板,下方連着照明系統,堪稱一個功能完備且智能化的小型健身房,其中的集成體測系統,可計算身高、體重、心率、平衡等。
體育基礎設施是群眾健身的基礎,是惠及群眾的民生工程,如何確保“戶外健身房”長期有效使用?
“我們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高質量開展群眾體育工作,解決群眾‘想健身’‘哪健身’‘能健身’的問題。”六盤水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諶曦&&,下一步,要不斷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定期檢查機制,加強健身器材的管護,持續提升體育健身環境,進一步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打造全民健身的“幸福版圖”。(記者 向秋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