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貨物多式聯運受歡迎
烏江水運熱起來
1月1日,伴隨着一陣船鳴,8艘500噸級船舶和一艘集裝箱船舶從遵義港余慶港區沙灣碼頭啟航,帶着新的希望,以新的姿態,開啟2024新年首運,向着新征程進發。
當天一早,56輛滿載磷礦石、玄武岩和高鈣石的貨車就如長龍一般列隊在沙灣碼頭。貨物裝卸開始後,車輛、船隻來回穿梭,這難得一見的大規模轉運場面,顯示我省港口碼頭正邁向港口經濟、水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2023年11月20日至24日,2200方非洲進口“紅木”歷經百天“江海聯運”“干支聯運”運抵貴州碼頭,標誌着烏江航運開啟進出口國際貨運新通道;2023年12月4日,遵義市播州區楠木渡碼頭,貴州鋼繩集團首次選擇水路物流運輸,通過多式聯運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2021年烏江全線復航以來,這條黃金水道被“喚醒”,水運成本低、運能大的優勢愈發突顯,我省大力推進大宗貨物“公轉水”,推進多式聯運發展,逐漸形成了高效順暢的聯運體系。同時,用市場化方式引進一批有實力的經營主體,帶動了沿線新型建材、石材開發、磷化工等産業的發展。
近日,烏江白馬至彭水航道整治工程正式開工,標誌着烏江國家高等級航道(重慶段)提檔升級全面加速。航道建成後,將打通一條渝東南和黔東北地區“北上長江”的水運大動脈,意味着長江沿線將新增一條通航千噸級船舶的水運大通道,形成以長江幹流高等級航道為骨架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記者 劉力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