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科技創新賦能工業産業轉型升級-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科技創新賦能工業産業轉型升級

2023-12-17 09:31:14  來源:貴州日報

我省不斷完善政策,引導企業持續加大投入——

科技創新賦能工業産業轉型升級

  首件製作周期比傳統衝壓快1600倍,設備投入成本大幅降低,迭代周期快4倍,還沒有噪聲污染,無須額外的污染處理費用……在翰凱斯PIX數字製造工廠,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工業軟體系統實時成形模型(RTM)已運用到智能汽車生産中。

  “科研投入是我們能在全球範圍內樹立競爭壁壘的關鍵,也是我們企業實現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曹雨騰&&。

  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指出,要緊扣“高端化”要求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為主動力培育新産業新賽道,加快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貴州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引導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持續加大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力度,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今年以來,貴州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産總值之比)達到0.99%,同比提升0.06個百分點,取得“十四五”以來最大增幅。

  強化自主創新 實現智能升級

  在翰凱斯PIX數字製造工廠,企業自主研發生産的低速無人駕駛小巴車,安裝了多個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導航定位系統等,可以在20至30公里時速自動行駛,並可根據使用場景,靈活變換車身的內部空間。

  “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汽車的底盤、外觀、功能、尺寸、動力等,都有着千差萬別的定制化要求。”曹雨騰介紹,無人駕駛小巴車可以廣泛運用到物流、零售、安防、教育、林業、農業等領域。

  工廠裏,運用實時成型技術,兩個機械臂分別在一整張金屬板的兩側,金屬板材來回擠壓、彎折,製成形式各樣的車輛外殼,直接一體成型。

  廠區另一側,一體化金屬3D打印通過對系統中的參數調整,車輛數據模型、製造及工藝文件和成本會立即生成,設計師和工程師能夠實時評估設計的特徵、造價、工期等,提高定制化産品的設計生産效率與精度。

  “産品和生産流程的智能化,都是我們不斷加大自主研發的成果。”曹雨騰説,目前,企業已獲得數千台訂單,金額10億多元。企業自主研發的金屬3D打印等技術,已申請專利近200項,覆蓋中國、歐盟、美國。

  據統計,2022年起,貴州實施企業研發活動扶持計劃,共有237家企業獲得激勵,2022年研發經費支出達到61.57億元,2023至2025年預計累計實現新産品銷售收入1159.66億元,其中,2023年預計新産品銷售收入311.49億元。

  加強技術合作 推動成果轉化

  “碳捕集技術能夠通過研製的産品,將煙氣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進行資源化利用或地質埋存,實現工業領域的二氧化碳減排。”貴州深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繼雲説,公司核心技術來源於南方科技大學張作泰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他們所研發的碳捕集材料性能和碳捕集工藝在捕集成本、捕集能耗、吸附容量和使用壽命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貴州通過“科技入黔”引入張作泰教授團隊,用技術入股與貴州綠色産業技術研究院合作,以項目孵化的方式,成立了貴州深碳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建立10多人的運作團隊,研發人員比例超過50%。

  科技投入是科技創新的“動力源”和“強心劑”。貴州綠色産業技術研究院項目管理部負責人胡聖伊凡&&,2023年3月,研究院搭建新能源與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儲備項目主要包括了第二代碳捕集材料、硅碳負極材料、液流儲能電池、甲醇-氫能利用項目等,致力於帶動區域産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日前,貴州綠色産業技術研究院在貴州省科學城舉辦技術引進及交流會議,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張瑛潔教授團隊達成合作意向,引進功能性陶瓷膜生産項目、無動力降溫膜中試生産項目,將通過功能性陶瓷膜凈水工藝、綠色低碳污水處理智慧運營專家系統以及無動力降溫膜等技術,積極謀劃相關技術在貴州轉化落地。

  貴州以寧德時代、中偉新材料、比亞迪等一批百億級電池製造新材料項目為引領,在全省布局新材料産業發展,下一步將加快培育建設國家級新能源電池材料創新中心,努力建成國內外重要的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基地。

  構建創新體系 攻關核心技術

  “智能低壓斷路器與智能控制器的研發,最早可追溯至1998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總體設計部信創技術中心主任張保國介紹,依託航天科工集團技術,企業擁有20多年的産品開發經驗和多項智能控制器領域的專利。目前,企業産品覆蓋低壓智能輸電配電網變電站、工業自動化控制、智能樓宇小區、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領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張保國&&,加大科技投入不僅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踐行航天央企初心使命、融入助推地方科技發展的動力源泉。“團隊掌握智能控制器的核心技術,具有新技術研究能力和新産品開發能力,可對外開展技術研發服務、技術諮詢和技術攻關。”

  近年來,該企業致力於深入構建科技創新體系,聚焦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卡脖子”技術,在關鍵核心重點領域做好前端布局,在優秀人才引進、專業人才培養、優勢平台搭建、重大項目牽引等方面,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省科技廳副廳長安守海&&,貴州將充分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撬動效應,推動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大前瞻性原創性基礎研究,加強企業主導的創新聯合體建設,培育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型骨幹企業隊伍,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記者 張凌)

[責任編輯:王雪松 謝素香 ]

相關閱讀